全球首创!酒泉“双塔一机”光热技术突破,24小时稳定供绿电 大漠戈壁上,两座200米高的吸热塔直指苍穹,近3万块定日镜如“追光向日葵”般精准转向——甘肃酒泉瓜州县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的全面运营,标志着我国光能储能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为新能源稳定供电提供了全新范式 。 由三峡恒基能脉投资建设的这一创新项目,核心突破在于“双塔共享一机”的全球首创设计。两座吸热塔间距约1公里,共用1台100兆瓦汽轮发电机组,塔下镜场的重叠区域成为“效率密码”:上午阳光偏东时,重叠区域定日镜为东塔供光;下午太阳西移后,即刻切换服务西塔,使镜场利用率提升24%,填补了全球双塔光热技术应用空白 。定日镜采用反射率94%的特殊材料,可精准追踪太阳轨迹,将光能聚焦至塔顶吸热器,将二元硝酸盐熔盐加热至565℃,驱动汽轮机发电,多余热量则储存于双罐熔盐系统中。 这一技术创新彻底破解了新能源“靠天吃饭”的难题。依托6小时熔盐储热系统,电站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供电,即便夜间、阴天也能持续出力。作为70万千瓦“光热储能+风电+光伏”多能互补基地的核心,其10万千瓦光热部分年发电量约3.4亿千瓦时,满负荷运行小时数达3400小时,远超普通光伏电站1200-1500小时的年利用水平 。整个基地年发电量稳定在20亿千瓦时左右,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全年用电量。 富余电力通过成熟的电网通道高效外送。依托甘肃750kV骨干网架及±800kV祁韶直流等特高压工程,超90%的清洁电力可直送中东部负荷中心,输电损耗控制在5%-8%以内,在用电高峰时段释放更大价值。项目每年可替代约62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万-187万吨,且熔盐储能系统耗水量仅为传统燃煤电厂的1/5,实现了能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这不仅是技术创新的试验田,更构建了‘稳定出力+多能互补’的示范模式。”业内专家指出,该项目将推动光热发电度电成本向0.4元目标迈进,为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提供可复制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塔式光热储能领域跻身全球领先行列。随着后续更高温度熔盐材料、优化镜场算法等技术的研发推进,光能储能的经济性与规模化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打开。
全球首创!酒泉“双塔一机”光热技术突破,24小时稳定供绿电 大漠戈壁上,两座
身边有良友
2025-10-02 11:59:04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