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在大连导盲犬基地做过志愿者的朋友告诉我: 其实导盲犬真不是谁想用就能用的,每一只都是视障人士的眼睛,更是稀缺的公共资源。 1700多万视障人士抢400只导盲犬,这比例比中彩票还低。一只犬要训两年花20万,学70多个科目,四成通过率筛出来的“精英”,本该是买菜上班的可靠伙伴,不是冒雨爬泰山的工具。 导盲犬髋关节天生脆弱,几千级台阶爬下来是不可逆的损伤,可有人抱着“看世界”的理由就忘了规矩。要知道,拿到犬的人都过了层层审核:稳定路线、经济能力、定向行走测试一样不少,背后还有无数人在排队等这束光。 最讽刺的是,一边有人滥用稀缺资源,一边还有视障者带导盲犬进饭馆被赶、坐公交被拒。导盲犬从不是“励志标签”,是17万需求者里仅400人能拥有的公共资源。 珍惜不该是句空话,你觉得我们该怎么让更多人懂这份重量?
我问开宠物店的朋友,养了三年的导盲犬芬迪为何会头也不回地离开?他说,通常有两个
【9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