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终于硬气了一回!   2025年10月1日,台“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在台北

波览历史 2025-10-02 22:48:20

台当局终于硬气了一回!   2025年10月1日,台“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在台北表示,不会接受美方提出的芯片制造“五五分”要求。   同一天,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华盛顿称,目标是让美国本土承担至少一半先进制程产能。双方隔空表态,把原本台面下的博弈搬到聚光灯下。   “五五分”听起来像平分蛋糕,其实是把台积电最赚钱的3纳米、2纳米节点搬去亚利桑那。   卢特尼克算得很清楚:美国目前自制先进芯片只占2%,一旦台海有事,苹果、英伟达、福特都得断粮;把一半产能锁进美国,就能在“极端情境”下继续运转。   郑丽君一句“不答应”,否掉的是口头提案,却挡不住台积电已经启动的第三期扩建计划——5月刚宣布再砸千亿美元,两座2纳米厂照样在沙漠里起高楼。   台积电自己也左右为难。董事长魏哲家年初才抱怨美国“基建慢、批文多、工会凶”,可股东会上仍通过追加预算。   原因很简单:英特尔俄亥俄厂2026年量产,虽然技术落后半代,但华盛顿放话“政府电脑优先国产芯”,大客户被迫提前卡位。   台积电若死守台湾,等于把美国市场拱手让人;若大举西迁,又要被岛内骂“卖台”。只能边喊累边搬砖,活生生把“护台神山”搬成“全球飞地”。   技术账更尴尬。台积电称霸靠的不是几台EUV光刻机,而是24小时轮班的“工程师红利”。   一支三百人先遣部队,能在三周内把试产良率从30%提到70%,这才是对手抄不走的护城河。   美国劳工朝九晚四,周末雷打不动BBQ,同样设备跑半年,良率还在五成徘徊。   卢特尼克想靠“五五分”把菜谱和厨房一起搬走,却忘了大厨还在台湾。   没有成群结队的轮班工程师,亚利桑那再盖十座厂,也只是高级仓库。   美国最新补贴细则写明:凡拿联邦资助,五年内需把客户名单、良率曲线、材料配比全部留档,商务部有权“共享给盟友”。   换句话说,菜谱一旦上交,就不再是商业机密,而是“集体财产”。   张忠谋两年前就警告:“美国最想要的是recipe,不是kitchen。”   如今recipe被明码标价成关税减免,郑丽君再硬气,也挡不住企业算自己的小账。   一边是30%的关税墙,一边是补贴现金,资本用脚投票,从来只看盈亏,不听口号。   岛内的焦虑在于,当“神山”被削成半座,台湾还剩什么?   2024年台湾对外贸易顺差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其中七成靠半导体。   一旦产能减半,顺差瞬间缩水,新台币汇率、年轻人就业、税收一起跟着下坠。   台经研究院粗算过,台积电海外营收每增加十个百分点,台湾GDP年增速就被拉低0.7个百分点,相当于少掉一整座面板厂。   更关键的是供应链像夜市大排档,炭火、调料、吆喝声缺一不可,把摊位拆成五处,味道就再也回不来了。   卢特尼克口中的“战略平衡”,对台湾却是“战略失血”。   五角大楼兵棋推演给出答案:若台海出现“极端状况”,全球高端芯片库存37天内见底,而美军武器系统里三成芯片依赖台积电7纳米以下制程。   华盛顿的底线是“航母可以等,晶圆不能等”,于是把安全焦虑包装成经贸诉求,再借“保护费”名义转嫁给台湾。   郑丽君公开说“不”,只是让窗户纸晚一点被捅破,却没改变“美国要安全,台湾埋单”的底层逻辑。   接下来,特朗普惯用的关税大棒、汇率警告、选举喊话还会轮番上阵,直到台积电再松一次口。   对台湾而言,守住神山靠的不是一句“不”,而是让对手明白。   就算把机器搬空,没有成群结队的夜班工程师、没有随叫随到的设备商、没有凌晨两点还在改程式的轮班文化,良率就永远追不上。   只有让“不可替代”真正不可替代,下一次“五五分”上桌时,台湾才有底气把筹码推回去。   否则,镁光灯一闪而过,石头落水,水面终将归于平静,而沉在水底的,可能是整座山的影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2025-10-01 18:53·《环球时报》官方账号 台湾回应美国:不会答应

0 阅读:106

猜你喜欢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