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

碧潭幽梦 2025-10-03 21:44:39

[微风]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现在两岸要解决的,根本不是领土归属问题,而是内政事务。这个观点其实有深厚的历史和法律依据,只是很多人没细想过其中的逻辑链条。 翻开历史档案,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就派卫温率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即台湾),这是大陆政权首次经略台湾的明确记录。到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已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福建泉州管辖,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级管理机构,这是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的最早行政建制。 清朝更是在1885年将台湾升格为全国第20个行省,刘铭传担任首任巡抚,修铁路、办电报、建新式学堂,跟大陆省份没什么两样。这些史实说明,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行政联系从未中断过。 真正让台湾命运出现波折的是1895年的甲午战争。战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但这段殖民统治随着二战结束而终结——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这一条款,同年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并在投降书中承诺“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条款”。 这意味着从国际法角度看,台湾主权在1945年10月25日日本投降仪式完成当天,就已自动回归中国。当时国民政府派陈仪将军在台北公会堂接受日军投降,台湾全省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史称“台湾光复”。 现在常说的“两岸问题”,本质是1949年内战遗留的政治分治。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后,两岸形成对峙局面,但这从未改变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地位。 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明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这一决议从国际法层面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中国代表权问题。正如王毅外长在2025年两会记者会上强调的:“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 当前岛内某些势力炒作“台湾地位未定论”,完全站不住脚。美国在1972年《上海公报》、1978年《建交公报》中都明确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目前全球18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都以书面形式确认这一原则。就连台湾地区自己的宪法增修条文也规定“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这从反面印证了“国家统一”是最终目标。 两岸近年来的摩擦,根源在于岛内政治人物的操作。赖清德上台后公然将大陆定义为“境外敌对势力”,抛出所谓“17项策略”限制两岸交流。 这种做法直接导致70.2%的岛内民众认为两岸关系恶化,63%民众不满其两岸政策。台湾工业总会发布的白皮书更是直言“避免误判,寻求两岸和平共处”,建议松绑两岸经贸限制。 这种民意转向很能说明问题——当美国对台加征“20%+N”关税,导致台湾制造业PMI暴跌至48.9%,创疫情以来最大跌幅时,岛内企业终于看清:所谓“亲美抗中”实为饮鸩止渴。 其实两岸同文同种,血脉相连从未改变。台湾使用的汉字、闽南语、客家话、传统节日习俗,都源自中华文化。当前大陆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2024年两岸贸易额仍超2000亿美元,台湾享有800多亿美元顺差。 这种经济融合才是和平发展的正道。正如国台办发言人所说:“两岸完全可以通过深化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共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 回看台湾问题,法律事实早已清晰:1945年主权回归,1949年后只是治理方式分歧。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结束内战遗留的政治对立,实现国家完全统一。这既不是“收复失地”,也不是“领土回归”,而是完成中国内部的政治整合过程。 当越来越多台湾民众看清“台独”只会带来战争风险,当美国将台湾当作“提款机”榨取半导体产业和外汇储备,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反而会越走越宽。毕竟,谁愿意为少数人的政治私利,赔上自己的安宁生活呢? 信息源:《国台办:抗战胜利时已彻底解决台湾地位问题》厦门广电网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8

用户10xxx48

1
2025-10-04 02:17

解放台湾

碧潭幽梦

碧潭幽梦

碧潭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