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发现,但敌人看了一眼,就让他走,谁知一个叛徒却说:“他是徐向前的参谋,快抓起来!”[无辜笑] 当时河西走廊的戈壁滩上,红军西路军的残部正在艰难突围,康海生和战友赵家仕埋掉武器,换上破烂衣服,装扮成逃荒的百姓往东走。 两人刚遇上马家军骑兵盘查,康海生低着头回答问题,眼看就要蒙混过关,突然队伍里一个被俘的年轻红军指着他喊:“这人是徐向前的参谋!”这一嗓子,把康海生送进了鬼门关。 马家军指挥官马元海亲自审讯,康海生咬定自己只是个烧火做饭的炊事员,死活不松口,马元海先是拍桌子威胁要上刑,见吓不住,又换了副笑脸,说只要招了,给军官当,还给银元,康海生装傻充愣,就说自己是个做饭的。 几天后马家军开始甄别俘虏,规矩是1936年以前入伍的全杀,之后的留着当兵,康海生报名字时说自己1935年底在陕西参军,负责登记的军官一听口音不对:“你是河南人,怎么跑陕西当的兵?” 康海生脑子转得快:“我在老家采药,迷了路走到陕西,正好碰上红军招人。”这位陈姓军官听了,多问了一句老家哪里,一聊才知道,两人是邻县老乡。 陈军官原本是孙殿英的部下,打仗时被马家军俘虏,因为会打炮才留了命,但他在马家军里处处受排挤,自己也是个有苦说不出的人,听说康海生是老乡,他动了恻隐之心,悄悄把康海生的登记表改了改,又安排他去马棚干活,总算保住一条命。 没过多久马家军要处决一批红军干部,康海生也在名单上,那天清晨他被绑着押往刑场,枪声已经响起,陈军官骑马狂奔赶到,塞给行刑的官兵几块银元,把康海生从尸堆边拉了回来。 到了1938年春天蒋介石要青海送壮丁去前线,马步芳懒得征兵,干脆把这批红军俘虏打包送到西安交差,当时中共代表叶剑英在西安,听说这事立马去接人。 但俘虏们根本不信,之前有国民党军官说放他们走,结果拉出去全杀了,这次又有人来说带他们去延安,谁还敢信,所有人都摇头说不去。 僵持了半天,叶剑英亲自走进俘虏营房,有人认出他来,大喊一声:“是叶剑英!真的是叶剑英!”营房里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都围上来,康海生和战友们终于确认,这次是真的回家了。 这段往事里最讽刺的是那个指认康海生的年轻红军,他当时应该也是想活命,才选择出卖同志,但这种保命的方式,差点让另一个人送命,战场上的恐惧能把人逼到什么地步,谁也说不清。 反倒是陈军官这个敌营里的人,因为同乡的缘分,两次救了康海生的命,他自己在马家军里也是个受气的外人,却愿意冒险帮一个俘虏,人性这东西,有时候比立场更复杂。 网友们感慨万千: “我的天,这情节比谍战片还惊险!就差那么一点,康海生同志就牺牲了,那个小叛徒真是可恨,但换个角度想,他可能也只是个被吓坏了的孩子,那个年代太残酷了。” “最让我感叹的是那个陈副营长,身在曹营心在汉啊!都是河南老乡,他冒险救人的那一刻,真的体现了人性光辉,历史有时候就是靠这样的小人物在推动。” “看完心里五味杂陈。既痛心于西路军那段悲壮的历史,又为康海生绝处逢生感到庆幸,更佩服他的急智,面对审讯一点不慌,谎话编得滴水不漏,这才是真正的老兵!” “叶剑英元帅那边的情节太真实了!被俘虏的战士们都被吓出 PTSD 了,根本不敢信任任何人,直到看到自己人才敢爆发真情实感,这段看得我眼眶都湿了。”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啊,充满了偶然和必然。一个叛徒的指认差点要命,一个老乡的出现又救了命,最后阴差阳错反而因为被当作‘累赘’而获救。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真的太渺小了。” 如果你是康海生,在经历了这一切后,余生你会最怀念或最感谢谁?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37年陈昌浩的警卫员被马家军发现,但敌人看了一眼,就让他走,谁知一个叛徒却说
轩叔观察
2025-10-05 15:25: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