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也许会迟到, 但不会缺席。 10月6日,央视新闻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约25万民众呼吁政府对以色列采取更强硬态度并结束加沙冲突。 阿姆斯特丹广场挤满了人。25万人举着牌子喊口号。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老人坐在轮椅上挥旗子。 这已经是荷兰今年第三次大游行了,前两次都在海牙,可政府的回应总像隔着层纱,直到这次阿姆斯特丹的呐喊震彻街头,才真正让世界听见。大家举的牌子上写着 “解放巴勒斯坦”,喊的口号里藏着对生命的敬畏,这哪是单纯的抗议啊,分明是普通人对正义最直白的渴求。 有人举着联合国的声明标语,说荷兰是以色列的主要投资者,只要政府肯出手,就能给以色列实实在在的压力,这话戳到了要害 —— 国际协议里写着要阻止种族灭绝,可眼睁睁看着加沙的血在流,不行动就是帮凶。 为啥这么多人冒着秋风上街?看看加沙的消息就知道了。就在游行前几天,以色列军队轰炸了加沙北部拜特拉希耶的居民区,一下子炸死 73 个人,其中大半是妇女和孩子,还有几十人埋在废墟里找不到,这些人里说不定就有等着吃饭的老人、刚放学的孩子。 杰巴利耶难民营更惨,18 号晚上的轰炸夺走 33 条命,光妇女就有 21 个,85 个人受伤,伤势重的根本没法治,因为加沙的医院早就没燃油和药品了,医生只能眼睁睁看着病人死去。 从去年 10 月到现在,加沙死了 42847 人,受伤的快到 10 万了,这些数字不是冰冷的统计,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再也回不了家的人。 有位荷兰老人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经历过二战,知道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滋味,现在加沙的孩子跟当年的自己一样可怜,怎么能坐得住?这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那些带着孩子游行的家长,不是想让孩子受苦,是想让他们亲眼看看,善良的人不会对别人的苦难装瞎,正义需要每个人站出来争取。 广场上有个举着 “要和平不要武器” 的群体,他们的和平旗和巴勒斯坦旗飘在一起,一边反对给乌克兰送武器,一边呼吁加沙停火,其实心里想的都一样:不管是哪里的人,都不该活在炸弹底下。 反观同一天的支持乌克兰集会,才几百人参加,这对比多明显啊,老百姓心里都有杆秤,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是在拱火添乱。 可能有人会说,普通人的游行能管用吗?你看荷兰政府的变化就知道了。9 月份的时候,荷兰已经宣布禁止进口以色列定居点的产品,还联合爱尔兰等国家威胁要抵制以色列参加欧洲歌唱大赛,这可不是空口说说的表态,是实实在在的压力。 要知道之前荷兰政界对以色列的态度分歧很大,还有人因为意见不合辞职,可架不住民众一次次上街,高校师生发起学术抵制,连社交媒体上都全是呼吁停火的声音,政府再不行动,怎么对得起老百姓的选票?毕竟 10 月底就要大选了,25 万人的声音,没有哪个政党敢当成耳旁风。 这就是正义的样子,它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普通人一点点推出来的。第一次在海牙游行的时候,可能只有几万人,声音还不够响;第二次游行结束,政府开始松口;到第三次 25 万人涌上阿姆斯特丹街头,制裁措施就真的落地了。 虽然加沙的炮火还没完全停,还有孩子在废墟里哭,还有母亲在找自己的孩子,但至少荷兰民众的呐喊让世界没法再装聋作哑,让以色列知道不管躲在谁的保护伞下,屠杀平民的账总有一天要算。 想想几十年前,多少不公平的事都是这样,一开始没人敢说话,后来有人站出来,接着越来越多人跟上,正义就慢慢露出了头。 就像荷兰那位举着联合国声明的男士说的,“所有国家都必须竭尽全力阻止加沙的种族灭绝”,这话不光是说给荷兰政府听的,是说给全世界听的。 那些坐轮椅的老人、抱孩子的妈妈、喊哑了嗓子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做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站在广场上的样子,就是正义最坚实的底气。 现在加沙的医院还缺燃油,孩子们还吃不饱饭,但至少国际社会的态度在变,荷兰的制裁只是开始,肯定还有更多国家会跟上。 正义确实来得慢,慢到让加沙的人们受了太多苦,但它从来不会缺席,就像阿姆斯特丹广场上那 25 万双眼睛里的光,再暗的夜也挡不住。 那些逝去的生命不会白死,那些民众的呐喊不会白喊,总有一天,加沙的孩子能在阳光下玩耍,不用再怕炸弹;总有一天,和平旗会飘在每一片土地上,这就是正义给所有人的承诺。
很多移民美国的人,没看过北美崔哥那“断子绝孙”的演讲。要是早看了,不少人得琢
【5评论】【5点赞】
用户14xxx14
嗨,蠢白皮,有本事有胆量开战舰去以色列沿海示威,与以色列弄点擦枪走火什么的,也比几十万人大游行、扯着破嗓子喊叫几声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