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6日,法国总理科尔尼正式宣布辞职! 勒科尔尼9月10日宣誓就职后,次日公布内阁名单,包含复兴党骨干和社会党技术官僚,试图平衡议会势力。法国议会席位分散,复兴党仅占少数,他首要任务是推动2026年财政预算通过。财政部数据显示,债务占GDP超110%,通胀率维持在4%以上。他指示团队起草草案,优先能源补贴和失业救济,以应对民众生活压力。 上任首周,他主持多次会议,讨论经济刺激和移民管控。内政部启动审查程序,计划缩短庇护申请时间,基于欧盟配额调整。这项政策立刻遭左翼反对,议会外集会频发。9月15日提交组阁声明,寻求信任投票。辩论两天,极右翼要求附加条件,极左翼抵制移民条款。投票勉强通过,但多数微弱,暴露政府基础不稳。 随后,他展开跨党派会谈,与社会党和绿党协商联合议案,涉及环保预算和养老金改革。谈判焦点在财政让步上,如增加地方拨款交换支持。街头抗议同时升级,工会因汽油价格和工资问题发起罢工,影响公共服务。欧盟委员会敦促提交修订预算,他回应时强调国防开支不可削减。这段时期,政策推进受阻,议会投票屡屡延期。 9月25日,关键部长因分歧退出,他调整名单,马克龙指示优先国防合同。预算草案二读启动,右翼阻挠移民条款,导致表决失败。民调显示政府支持率降至25%,民众对更迭疲惫。10月1日第三次辩论,修正案通过迫使重写草案。工会全国罢工加剧,服务中断严重。 10月4日与马克龙闭门讨论,总统要求再试一周完成谈判。他安排与国民联盟和不屈法国党会晤,交换养老金和配额方案,但立场僵持。10月5日谈判无果,次日上午递交辞呈。官方声明指出履行条件无法满足,任期定格27天,成为第五共和国最短记录。这次事件凸显半总统制下权力边界模糊,总理易成背锅对象。 马克龙第二任期以来,已换第七位总理,平均任期不足一年。议会无多数席位,联合小党执政,政策推进腹背受敌。前任多栽在投票或抗议上,勒科尔尼提前结束或为避更大分裂。法国经济低迷,通胀高企,黄马甲余波和养老金改革引发不满。马克龙通过换帅转移注意力,但频繁更迭削弱政府公信力。
港媒不整虚的,有一说一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