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

柳淮蕊 2025-10-10 03:31:22

不得不说,高志凯教授确实是厉害,他建议台湾统一后,要对2300万台湾同胞进行溯源,一直追溯到1945年。每一个人都不能落,必须把他的祖先追溯到1945年。 (阅读前请点个赞,点个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这话听着直接,实则戳中了“台独”势力的命门,他们最怕的就是被扒开历史遮羞布,让两岸同胞看清楚:台湾从来不是“独立个体”,每个人的根都深扎在中华民族的土壤里。 1945年这个时间点,更是刻在民族骨血里的“回家坐标”,那一年台湾光复,结束了日本51年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所有台湾同胞身份认同的起点。 历史档案显示,1945年台湾人口650万,其中闽南人占85%,客家人占13.5%,原住民占1.5%,这些人的祖先要么是明清时期渡海迁台的闽粤先民,要么是世居宝岛的中华民族成员,根本不存在所谓“独立族群”。 高教授说追溯到1945年,本质上是让所有人记牢:我们的身份认同,是从台湾光复那一刻就注定的“中国人”。 毕竟“台独”势力最擅长搞“历史切割”,可溯源就是要把这些被割断的脉络重新接起来。 他们在教科书里删改“光复”历史,把日本殖民说成“建设”,却不敢提1945年陈仪接收台湾时,辜振甫之流因搞“台独”被逮捕判刑的史实。 他们炒作“本省人外省人”对立,却故意隐瞒1945年前后,仅平津两地就有1200名台胞盼着回台,全大陆返台同胞达数万之多的温暖往事。 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记载着历代先民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这历史账本,哪能容“台独”随便涂改。 有人可能觉得“溯源”是多此一举,可看看“台独”搞的鬼把戏就懂了其必要性。 他们故意模糊“外省人”概念,把1945年后赴台的大陆军民说成“外来者”,可历史档案写得清清楚楚:1950年代迁台的军民,和1945年前迁台的先民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 高教授的建议,就是让这些被歪曲的史实重见天日,让“台独”的“族群对立”谎言不攻自破,溯源更不是为了“分你我”,而是为了聚人心。 9月刚结束的“两岸宗亲对接活动”上,福建陈氏宗亲带来的族谱,和台湾高雄陈氏家族的家谱能完整对接上,往上数十代,祖先都是明末渡海的福建移民,这些都不是“巧合”,而是血脉相连的铁证。 那些抹黑“溯源”是“搞清算”的人,要么是不懂历史,要么是别有用心,高教授说得很明白,是“追溯祖先”而非“追究责任”,这和大陆一直坚持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完全一致。 “台独”势力怕溯源,说到底是怕失去生存土壤,他们把“1945年”说成“外来统治开始”,却不敢提当年全台欢腾的光复盛况;他们炒作“台湾主体性”,却不敢让年轻人看1945年台胞手持国旗庆祝的老照片。 高教授的建议,本质上是用历史事实,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每一个台湾同胞都明白:你的祖先是谁,你从哪里来,你的根在哪里。 再往深了说,溯源是为了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命脉,1945年台湾光复后,大陆的儒家经典、传统戏曲重新在台湾流行,台胞带回的妈祖神像、关公庙宇,至今仍是两岸共同的信仰载体。 可“台独”势力偏要搞“去中国化”,把妈祖说成“台湾神明”,把布袋戏改成“本土艺术”,妄图切断文化根脉。 溯源就是要戳破这种伪装:查一查就知道,妈祖祖庙在福建莆田,布袋戏源自泉州,就连台湾原住民的神话传说,都与大陆南方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历史印记,不是“台独”想抹就能抹掉的,现在两岸民间寻根热越来越旺,9月厦门举办的族谱对接活动,一天就帮12个台湾家庭找到了大陆祖籍地,这不就是最好的“溯源实践”吗? 台湾同胞陈美惠拿着族谱找到漳州祖宅时,对着祖先牌位磕头说“终于回家了”,这种情感共鸣,是“台独”谎言永远无法阻挡的。 高志凯教授的建议,不过是把这种民间自发的寻根,上升为对历史真相的集体确认,让2300万台湾同胞都能像陈美惠一样,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根在大陆,自己的家是中国。 如此看来,溯源至1945年,是给“台独”势力下的“历史战书”,更是给两岸同胞递的“连心桥”。 它不是要追究谁的过去,而是要明确我们的未来——台湾统一后,每一个人都能在历史长河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白“中国人”这个身份,是1945年光复时就刻下的烙印,是祖先代代相传的血脉印记。 “台独”势力再怎么篡改历史、制造对立,在实实在在的历史证据面前都是徒劳。 就像国台办说的,“没有什么势力能把两岸同胞分开”,而溯源,就是要让这份“分不开”的血脉联系,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牢固。 对此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
柳淮蕊

柳淮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