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睡醒,同行哭晕在厕所, 鸡排哥的工作室悄悄开张了。 为什么放着千万签约不接,偏要自己搞工作室? 你想啊,他火了之后,多少公司捧着钱找上门,那数儿够普通人躺平几辈子了,可鸡排哥愣是没动心。9月30号就默默把餐饮管理工作室注册好,连摊位都装上了空调,以前顾客得顶着大太阳排几小时队,现在舒舒服服就能等,这生意升级也太实在了。 说起来,他最早在大学城摆摊那会,日子可比现在难多了。2018年冬天,零下好几度,他推着小推车在路口守着,手冻得握不住铲子,还是坚持现腌现炸——有学生劝他提前备好半成品,省事儿,他头摇得像拨浪鼓:“鸡排这东西,凉了就柴,不新鲜的肉我不卖,砸招牌的事儿干不得。”那时候他每天凌晨4点就去市场挑鸡胸肉,挑最嫩的部位,回来自己切、自己腌,连裹粉的比例都要称着来,就怕口感差一点。 后来他火是因为一段短视频——有个顾客忘带钱,他笑着说“没事,下次来补,先拿着吃”,这段被路人拍下来发上网,一下子就火了。火了之后,有MCN公司找他,说要包装成“网红餐饮达人”,让他每天直播卖货,鸡排定价翻一倍,再搞加盟圈钱,承诺一年给他分千万。他跟人聊了一下午,最后还是拒了,只说“我就是个炸鸡排的,只想把鸡排做好,让老顾客吃得满意,搞那些虚的,心里不踏实”。 熟悉他的老顾客都知道,他这人最念旧。以前摆摊时,有个高三学生天天来买鸡排当晚饭,他知道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总多给半块,还跟孩子说“好好学,考上大学叔请你吃大份的”。后来孩子考上重点大学,特意回来找他,他真的免费给做了最大份的鸡排,还塞了个红包,说“算叔的一点心意”。就因为这份实在,他的摊位前永远排着队,有顾客从别的区开车来,就为了这口熟悉的味道。 现在开工作室,他也没飘。以前摆摊时的老员工,他全留下了,还给涨了工资,管吃管住;以前常来的学生,现在带着孩子来,他还是会多送个鸡米花,笑着说“还是老规矩,给孩子尝尝”;就连价格,也只比以前涨了两块钱,说是“装了空调,成本涨了点,但不能多赚顾客的钱”。 反观现在有些网红,火了就忘了本。要么把产品涨价好几倍,要么偷工减料,要么签了公司就天天直播圈钱,把老顾客抛到脑后。鸡排哥偏不,放着千万签约不接,就想安安稳稳做自己的鸡排,守着那些信任他的顾客。他常说“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人心才是最值钱的”,这话听着普通,却比那些“商业计划书”里的漂亮话实在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吉林长白县,火到人民日报!”男子去长白县旅游,看到路边有很多菜贩摆摊,突然一辆
【21评论】【16点赞】
薙的追随
台下十年功,不如网红三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