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夜之间多了很多零食店这些零食店的“低价”,是真有实惠但也藏着不少套路,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先说真便宜的部分,像矿泉水、品牌薯片这些,他们直接找工厂大批进货,跳过了中间商,所以能做到比商超低个25%左右,比如5毛一瓶的水、3块9的薯片,这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低价引流,咱买这些是真能省点钱。
但套路也不少。你以为捡了大便宜,其实大部分利润藏在那些“白牌零食”里——就是没什么名气的小厂家产品,包装可能模仿大 牌,信息还不透明。这些白牌占了店里70%以上的货,单件利润是品牌商品的2-3倍。比如你买了瓶便宜的可乐,顺手拿的那包没听过牌子的芒果干,利润可能比可乐高好几倍。
还有价格误导的套路。大 牌零食偷偷减克重,比如原来70克的变成60克,你以为单价没涨,实际性价比降了。而且他们用低价饮料引流,让你觉得全场都便宜,结果白牌商品定价虚高,结账时总价可能比你预想的高不少。甚至有些散装零食称重时,包装袋没去皮,等于你花钱买了个空袋子的重量。
所以啊,这些零食店是“真便宜+套路价”混合着来。引流的品牌货确实实惠,但别被这波便宜冲昏头,那些不知名的白牌、称重的散装货,得多留个心眼,看看配料表、厂家信息,别为了图便宜吃了亏,也别最后算总账发现其实没省多少,甚至还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