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000土匪包围解放军,匪首听错哨兵一个字,我军化险为夷。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在少数,如此有戏剧性的还是第一次。 解放军在贵州补郎山区打的那场仗,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土匪头领李名山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兴风作浪了一辈子,败就败在自己人的愚蠢手里。从一位猖獗的“土皇帝”,到深山里躲着的“野人”,这样的转变,仅仅只靠一个字的失误。 黔山妄匪 李名山一窝人是贵州织金地区有名的土匪,活跃在上个世纪解放前后,人见人怕,无恶不作。 地方治安管不了他们,李名山是当地大地主的儿子,有权有势,自己的侄子还在国民政府里当官,就连他自己也被国民党的“八县总指挥”名号。 在当地人眼里,他就是有着能通天的权力。 李名山手下拥有的军事力量十分庞大,不仅有侄子拨给他的连队,还招揽了从国民党贵州省保安司令部逃窜来的保安团,总共六千多人的武装。 他们四处搞破坏,多次袭击普定县城,妄图颠覆中共的人民政权。 1950年春天,李名山率领5000号人的土匪,大摇大摆闯入补郎区,直奔人民政府而去。 眼见得对方零零碎碎只有100人左右,李名山得意洋洋,拍着胸脯认为胜券在握。 然而他不知道,这一战,将是他最后的坟墓。 凌晨,5000多土匪浩浩荡荡在政府周围布下了方圆50余里的包围圈,妄想瓮中捉鳖。 通讯员尝试求助外援,却发现电话线早已被切断,我方彻底陷入孤军无援的境地。 无奈之下,只得背水一战,贺兰皋队长和刘海源区长率领武工队一、二排,试图抢占猛戛阵地,然而在行军过程中却与土匪的队伍撞了个满怀。 敌军兵分两路,前排用机关枪扫射,后排用六〇炮轰炸,我军英勇抵挡住火力,最终勉强占领了星秀坡。 土匪们不甘,又向着星秀坡追来,战火中伤亡惨重,贺兰皋队长护送伤员回到补郎政府,留下刘海源一排负隅顽抗。 仅仅28位战士,却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 等到二排三排前来支援之时,28位仅仅剩下7人幸存,可最终依然守卫住了星秀坡。 决定这场以少胜多战役定局的,却是一场文字误会。 当日下午,在窝子寨驻守的解放军146团听到消息后,火速前来支援。 他们来到了战场侧后方的格当差渡口,飞速渡过三岔河,目的是想从侧面绕土匪个猝不及防。 李名山的哨兵发现了这班人,慌忙向总部汇报,可却因为口音,传消息的人把“来三船的人”听成了“来三团的人”。 三个团,几千号人,那还得了!李名山吓破了胆,彻底丧失了战斗的勇气,立即撤离部队。 我军虽疑惑对方为何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却下定决心乘胜追击。 两方人马包夹土匪,敌人失魂落魄,弃枪而逃,曾经的“地头蛇”就此溃散,李名山自此也夹着尾巴逃到了深山之中,不知所踪。 不到半年,这位昔日的“八县总指挥”就在织金山洞里被民兵活捉,次年公审枪决。天网恢恢,终难逃正义,匪患既除,补郎重现太平。
1950年,5000土匪包围解放军,匪首听错哨兵一个字,我军化险为夷。中国历史上
观史亦鉴
2025-10-12 14:49:59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