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李淇的,还得是檀健次!
看完对话檀健次,第一感就是,檀健次真的很懂李淇,这种懂几乎融入人物肌理,成为檀健次塑造李淇的底层支撑,进而将李淇的内心蜕变,丰盈且真实的呈现在银幕之上! 檀健次谈震耳欲聋的角色蜕变
檀健次对李淇的定位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平凡人”,换言之,《震耳欲聋》讲述的终究是一个凡人故事,这样的定位给了影片最浓的人间烟火气,同时也为影片找到最好的落脚。相信看完影片的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望着李淇重新回到地摊所,看着他的笑、他的眼,那一刻,有一股暖流击中我们,怎么形容呢,就好像是我们随着李淇从人性的深渊爬出,阳光重新照在身上的那种暖洋洋、热呼呼,心底多了一层踏实与暖意,我想,这就是现实题材作品,应有的力量,也是现实题材作品,应当抵达的终点。
檀健次对于李淇爬上32楼,是这么形容的,“在这个过程中,看似成功了,其实他一直在失去”,很准确的解读。爬上32楼的李淇,衣着光鲜了、派头十足了,但不论是整个环境的色调也好,还是李淇偶尔抖落的失神也罢,都在诉说着,其实他并不好。他想要通过32楼,来自证成功与尊严,但失去烟火气与职业道德的他,除了32楼本身,几乎别无他有,再向前一步,甚至连自己的灵魂都要献给撒旦。檀健次在诠释这个阶段的李淇时,没有可以去做什么,好似也没有表演,但就是在整体状态上,让观众觉得,有种入魔感,面带绿光的那种,这可能就是完全代入的终极形态。
当李淇在地摊所,能轻松的拿“巴黎水”开玩笑,我们知道,他与自己和解了,与生活和解了,震耳欲聋或许才刚开始,因为,李淇要在平凡生活里,做自己的英雄,如你如我。
再次感谢檀健次,端上这么好的角色,也愿他,多来大银幕,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