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瞄准的是中国台湾地区和沙特阿拉伯的正丁醇。印度商工部在9月27日就应国内企业The Andhra Petrochemicals Limited的申请,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是29051300,调查时间范围挺长的,倾销调查期是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损害调查期更是回溯到2021年4月一直到2025年3月,分成了四个阶段来看影响,利益相关方得在立案后30天内通过邮件向印度调查机关提交信息。 这也不是头一回了,想想看中国的黑色墨粉,不就一直被加税,还有PVC,数字胶印印版,丁基橡胶,哪个没被这么弄过,这套路很明显,就是想把自己的产业圈起来保护,外面便宜又好的东西,就少进来点,这回的正丁醇,他们给的理由还是老一套,说进口的太便宜了,自己家厂子活不下去了,所以要查,看看要不要加点税让市场平衡平衡,规矩是这么个规矩,可老这么干,就感觉像是在到处设卡 翻开印度的贸易账本,九月最后一周简直成了“反倾销调查周”。就在正丁醇调查前一天,9月29日这天印度商工部一口气发起了三起调查——针对中国和韩国的热转印纸、针对中国多地的尼龙6,还有针对中国有机膦酸酯的调查。铝箔产业也没能幸免,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同样在29日启动。 这些调查仿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倾销调查期全是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如此整齐划一的时间窗口,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印度政府精心设计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印度国内产业的保护诉求正变得愈发强烈。热转印纸调查源于GT Papers等三家企业的申请;尼龙6案件由Gujarat State Fertilisers and Chemicals Limited提出;铝箔复审则有多达六家企业联合推动。每个行业都在争抢政府的保护伞。 看看铝箔案例就知道这种保护能持续多久。2021年印度开始对中国铝箔征收反倾销税,如今四年过去了,本该到期的措施又通过日落复审焕发新生。保护主义一旦开启,就会形成路径依赖。 印度市场的大门正在缓缓关闭。从塑料制品到化工原料,从电子元件到造纸行业,中国制造的众多领域都感受到了这股寒流。贸易救济措施原本是WTO规则下的例外手段,如今却成了某些国家的常规武器。 全球贸易的天平正在倾斜。当一国频繁挥舞反倾销大棒,其贸易伙伴难免不会采取对等措施。商务部九月中旬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这或许预示着更多国家将卷入贸易摩擦的漩涡。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需要清醒认识到这股潮流不会短期消退。印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过去依靠价格优势打入市场的策略面临严峻挑战。摆在面前的是两条路:要么积极应诉维护合法权益,要么调整战略寻找新出路。 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短期看,它能给本土产业留下喘息空间;长远看,却可能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印度消费者不得不为更高的价格买单,当下游产业因成本上升而丧失活力,这样的保护代价是否值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讯!快讯! 印度突然宣布了! 10月15日,印度又对我们中国的产品出手了,这次
小慕故事汇
2025-10-15 15:14:56
0
阅读: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