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女子在药店买三黄片,店员称一盒18元,当她拿出医保卡后,店员却改口称医药要26元。女子不解问为什么,被告知是“行规”…… 谁能想到,我们缴纳的医保,竟然也被一些蠹虫给盯上了,搞起了“阴阳价格”。 重庆有一位邓女士,这一天去当地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 拿到柜台后,店员直接说的是要18块钱。 结果当邓女士掏出来医保卡之后,店员却直接改了口,说:“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就不是18块钱了,要26块钱。” 邓女士一听自然是不干了,同样是花钱,凭什么医保的就要多花8块钱?还搞双重标准? 这药店也是“理直气壮”,说一直都是如此。 很明显,这就是违规行为,没有任何法律规定刷医保要多交钱。 药店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原因也不难理解。 顾客用现金支付的话,药店的资金是“秒到账”,而如果刷医保卡,这钱不会直接进入账户,需要药店先垫付药款,然后定期,也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一个季度,将医保消费数据上报给医保局,经过审核之后结算给药店。 虽然钱是会给,但这个时间差也会给药店现金流带来了一定压力。 除此之外,在个别地区的医保结算体系里面,一些管理单位可能会收取一定的管理费、服务费。 于是一些药店就把这部分成本划到了消费者身上,要消费者“弥补”药店的损失。 但是,药店有“理由”并不代表就“合法”。 而且,就算要扣除“手续费”,也没听说过谁家的手续费高达8块钱的。就算将医保局结算扣点、第三方支付平台手续费、资金占用成本加起来,也不过1块钱左右,这8块钱的“潜规则”又是哪来的? 摆明了就是因为大多数人将医保账户里面取不出来的钱当成了“公家的钱”,对此并不敏感,在进行系统性的牟利。 邓女士没有惯着药店,而是直接离离开了,去了另外一家非定点药店,花了16块钱买下了三黄片。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医疗反腐”的重要性,8块钱看起来只是小钱,但这只是一盒,全国每天卖出去多少盒三黄片呢?其他的药品又有多少的“阴阳差价”呢? 好在,这件事爆出后,上面也重视这一问题。前日,国家医保局专门发出通知,要求严查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问题,定点药店不得对医保参保人员实行不公平、歧视性价格。
重庆一女子在药店买三黄片,店员称一盒18元,当她拿出医保卡后,店员却改口称医药要
树说历史
2025-10-15 16:41: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