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森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佩通坦,而是因为他的座上宾——陈志! 美国对陈志提出刑

风城高山 2025-10-16 09:35:50

洪森又火了,这次不是因为佩通坦,而是因为他的座上宾——陈志! 美国对陈志提出刑事诉讼,直接抄走了他约127271枚比特币,大约是150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差不多1069亿元,天文数字啊,这也美国司法部门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没收行动。 美国政府称,这次行动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加密资产查封案,总价值超过百亿美元。被指控的陈志,正是该案的关键人物之一。   这些比特币并非正当所得,而是涉嫌通过多个非法平台、网络诈骗以及地下金融活动所得。   美国方面指出,这一系列非法活动通过复杂的链条隐匿资金流向,最终将大量资金转化为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而这些资产则被存储于多个钱包中,试图逃避监管。   让人意外的是,陈志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柬埔寨政商界的重要场合,甚至在洪森卸任前后的公开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这让外界对他与柬埔寨高层的关系产生了极大兴趣。虽然洪森已于2023年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首相任期,但他在柬埔寨政坛的影响力依然深远。   而陈志,正是在这个权力更替的敏感节点,被美国司法系统锁定并启动调查。这一事件的爆发,显然不仅仅是个别犯罪行为的暴露,更是全球加密资产监管博弈的一次集中体现。   这次事件反映出美国在全球打击网络犯罪、跨境洗钱和加密资产非法使用上的强硬立场。陈志案的查办,不只是对一个个体的清算,更是对一整套灰色金融体系的震慑。   在全球多个国家都在推进加密货币监管的当下,美国的这次行动具有示范效应。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通过虚拟资产进行的非法活动,各国政府已意识到,如果不加强监管,不建立跨国合作机制,金融安全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柬埔寨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近年来在吸引外资、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动作频频。加密资产的兴起,一度被视为推动该国金融创新的机会。   但此次事件无疑暴露出监管机制的不足和潜在的风险。陈志被指控的多项行为,包括利用第三方平台洗钱、规避国际监管、建立离岸金融账户等,说明了个别人在制度空档中寻找套利空间的能力远超预期。   媒体和公众对于此次事件的关注点,除了陈志本身,还集中在其与柬高层的关联上。   尽管目前尚无证据表明洪森或柬埔寨政府直接参与或知情,但这类“座上宾”性质的关系,确实为外界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也是当前国际政治与经济互动中常见的灰色地带:政商之间的界限模糊,使得某些非法行为有了可乘之机。   在这起案件中,美国司法部通过严格的链上追踪手段,最终锁定了陈志控制的钱包地址,并在法律程序完备的前提下完成了资产查封。   陈志案的爆发也再次印证了一个趋势:在全球化和数字化高度融合的今天,违法行为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范围内,而是通过跨境网络迅速扩展。   传统的执法手段和监管思维,已难以满足新型犯罪形态的应对需求。这也促使各国必须加强协作,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追踪机制。否则,哪怕在某一国家打击得再严密,也难以完全阻止非法资金在国际间流转。   无论是陈志的落网,还是美国司法部的“重拳出击”,都表明全球金融领域的透明化、规范化已不可逆转。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和金融科技水平,在全球金融新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素材来源:美司法部史上最大规模没收!柬埔寨电诈网络近13万枚比特币被查获,价值150亿美元2025-10-15 16:47·红星新闻

0 阅读:0
风城高山

风城高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