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安全杂志》12日大赞中国歼-35新型隐身舰载机。报道称,歼-35已进行多次甲板试验,其内部武器舱、隐身式进气口、折叠机翼等设计选择,使之成为一款具备“先发现、先开火”能力的可靠作战平台。 这可不是美国媒体第一次夸中国武器,但这次是真的夸到点子上了。 先说隐身性能,歼-35的正面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02平方米,相当于一只小鸟的大小。美国F-35C的雷达反射面积是0.5平方米,是歼-35的25倍。 这意味着当美国雷达在150公里外发现F-35C时,可能要等到67公里才能看到歼-35。这种差距在实战中就是“我打你你看不见”的降维打击。 再看动力系统,歼-35配备两台涡扇-19发动机,总推力达24吨,比F-35C的19吨推力强26%。它的最高速度可达1.8马赫,未来换装改进型发动机后能突破2.2马赫。 而F-35C由于设计缺陷,超音速飞行时间被限制在秒级,大部分时候只能当亚音速战机用。在航母甲板上,歼-35还能实现“弹滑兼容”,不仅能从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起飞,也能在辽宁舰、山东舰的滑跃甲板上起降。 武器配置方面,歼-35的内置弹舱能携带6枚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而F-35C的弹舱最多只能装4枚AIM-120导弹,射程只有150公里。如果开启“野兽模式”外挂,歼-35还能携带6吨弹药,总载弹量达12枚。这种火力密度在空战中足以形成压制。 体系作战能力更是歼-35的撒手锏,它与空警-600预警机配合,能构建起覆盖数百公里的空中侦察网络。空警-600的CEC协同交战系统,能将航母、驱逐舰、舰载机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共享,实现“发现即摧毁”的闭环作战。 在福建舰的测试中,歼-35与空警-600、歼-15T组成的作战编队,已验证了“隐身突防+重载打击”的战术可行性。 除此之外生产进度方面歼-35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央视画面显示,沈飞厂房内有多架“绿皮版”歼-35正在组装,涂装编号表明这些是正式服役前的量产机型。美国媒体预测,歼-35的年产能可能超过50架,只需三四年就能为福建舰提供完整的隐身航空联队。相比之下,美国F-35C的生产因成本超支和技术故障,进度严重滞后。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歼-35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过去,美国航母凭借F-35C的隐身优势,在第一岛链内横行无忌。 现在,中国航母搭载歼-35后,不仅能在远海与美军正面抗衡,还能依托“一带一路”沿线的港口和机场,实现兵力投送的战略转型。 正如《国家安全杂志》所言:“当对方的打击力量是真实的时候,威慑力就会更强——而歼-35让中国的海上打击力量变得真实。” 当然歼-35并非完美无缺。它的航电系统和战场网络互联能力,目前还落后于F-35C。但中国在稀土、红外探测芯片等核心材料上的突破,正在逐步缩小这一差距。随着涡扇-19发动机的成熟和氮化镓雷达的升级,歼-35的综合性能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全面超越F-35C。 美国当年用对付俄罗斯的那套关税战、技术封锁来对付中国,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今,中国在歼-35等尖端武器上的突破,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封锁只会激发创新,打压只会加速崛起。当美国还在纠结F-35C的生锈问题和电磁弹射器的故障率时,中国的歼-35已经在福建舰上展翅翱翔,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海空传奇。 来源:中国网 【美媒一个词概括歼-35战机 称已成美国的“强大对手”】
实锤!印尼国防部长首次明确,中国制造的歼-10战斗机即将交付印尼空军。当地时间2
【31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