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一天,钱三强看见一个女人佝偻着腰,正在打扫茅厕。当看清女人的脸,他按住她肩膀,问:“泽慧?你为什么也在这里?” 女人慢慢抬头,眼里先是茫然。看清来人后,眼眶泛泪,干裂嘴唇动了动没出声。 这是何泽慧 ——“中国居里夫人”,新中国首位物理学女博士。此刻,她是 “五七” 干校扫茅厕的女工。 钱三强想质问,喉咙却堵着,只能盯着妻子变形的手。这双手曾握高倍显微镜发现铀核三分裂,曾在巴黎实验室画震惊世界的裂变图谱。 没人想到,两人缘分早在 1932 年清华园埋下。那年何泽慧从振华女校毕业,考清华物理系得第一,第二名是国学大师钱玄同之子钱三强。 当时清华物理系招 28 人,含 10 名女生。教授劝女生转系,说女生学物理难有成就。何泽慧倔强回应:“你越不让我来,我越要来;你们不让我念,我偏念!” 同窗几年,两人总在图书馆角落碰面。何泽慧演算草稿纸堆得比课本高,钱三强常借她的标注笔记。有人打趣他俩是 “天造地设”,何泽慧摇头:“国难当头,治学为先。” 四年后毕业,原 28 人班级只剩 10 人。何泽慧毕业论文 90 分全班最高,与钱三强并列第一。1937 年钱三强获准赴法,师从约里奥 - 居里夫妇。 临行前他找准备赴德的何泽慧,递笔记本:“有机会,多交流学业。” 何泽慧当时正遇难题。她找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克兰茨教授学家弹道学,教授拒绝:“这专业涉密,不收女性和外国人。” 何泽慧连续一周守在教授办公室外,最后红着眼眶说:“您曾帮中国抗侵略,我学这个也是打日本人,目标一样!” 教授被打动,破例收她。她成该系首位女学生、首位外国学生。 1940 年,26 岁的何泽慧写完论文《一种新的精确简便测量子弹飞行速度的方法》,获工程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德国封国境,她没法回国,与家人断联。 她托钱三强代笔报平安。书信多了,学业外渐生牵挂。1946 年钱三强写信:“我向你求婚,如同意请回信,我等你一同回国。” 何泽慧回信仅 25 字:“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见面后一同回国。” 那年夏天两人在巴黎结婚,宾客只有几位好友。约里奥 - 居里夫妇送铀矿石标本当贺礼。 婚后他们在法兰西学院实验室工作。在约里奥支持下,夫妇俩用核乳胶技术研究铀核裂变。何泽慧先发现三叉形径迹,后两人共同证实铀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现象。这一发现颠覆学界认知,为原子弹研发指新方向。 国际同行称他们 “中国的居里夫人”,有人预测他们能获诺贝尔奖。何泽慧不在意,1948 年春她抱不满 6 个月的女儿,与钱三强冲破阻挠回国。行李箱里全是实验数据和仪器图纸。 回国后日子比预想难。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时,全所仅 5 人,研究员只有何泽慧和彭桓武,连基本仪器都没有。钱三强带大家去废品站淘零件,何泽慧在灯下绘图纸,常熬到深夜。 一台旧天桥车床被他们拆了又装,先后车出阀门法兰、支架底座。1956 年,在这样攒起的实验室里,何泽慧带队研制出原子核乳胶,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中子物理研究打基础。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仅用两年零八个月。 这背后离不开钱三强夫妇的技术统筹。有次关键实验数据出错,何泽慧带队重做,数月修正错误,让研究没走弯路。 荣光没多久,风波来了。钱三强先被贴 “资产阶级权威” 标签,白天挨批斗,夜里写交代材料。1969 年秋他被下放合阳干校,请求 “让我和妻子同去”,未被立刻批准。 几个月后何泽慧从湖北干校调来合阳,刚到就被安排扫茅厕、敲钟。钱三强回忆:“她敲钟总盯手表,听收音机对时,分秒不差,像在实验室校准仪器。” 钱三强又心疼又愤慨,何泽慧轻声说:“国家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事,我就做。” 这样的日子,他们熬了五年。 1972 年两人回北京,仍没法正常工作,但何泽慧没放下科研。组织要给她调大房子,她婉拒,一直住中关村不足 20 平方米的老房子。屋内陈设简单,堆满图纸资料。 单位派车接送,她不肯,坚持坐公交到 92 岁。参加国际会议,她穿打补丁的布鞋。1950 年她就把苏州网师园无偿捐给国家,这座南宋始建的园林原是何家私宅。 1992 年钱三强逝世,何泽慧独自守在科研一线,后任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投身天体物理研究。她家布局多年不变,保持钱三强生前样子。 1997 年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 年,钱三强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称号。 2011 年 6 月 20 日,何泽慧离世,享年 97 岁。这对夫妇一生没被荣誉裹挟,没因磨难低头。 他们用 25 字定终身,用一辈子践行对祖国的忠诚。
女人主动起来有多主动?
【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