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是图的啥呢?欧盟试图在医疗器材上玩只准我卖不准你卖的套路,结果被中国狠狠的

论史家 2025-10-17 15:34:51

欧盟这是图的啥呢?欧盟试图在医疗器材上玩只准我卖不准你卖的套路,结果被中国狠狠的制裁了,这下稍微大点的单子统统被禁了!   欧盟那边先出手,给医疗器械企业设了道坎,搞了个叫IPI的新工具,专门针对政府采购市场,第一次用就瞄准了中国。   按照他们的新规,中国企业不能参与那些超过五百万欧元的欧盟医疗器械采购项目,就算是其他国家中标,里头中国产的设备占比也不能过半,这规矩一立就是五年,要到2030年才到期。   欧盟给出的说法挺冠冕堂皇,说自己的采购市场够开放,反倒是中国这边有优惠政策,让欧盟企业进不来。   他们还列了几条理由,比如中国优先买国产设备、限制进口,还有集中采购里出现过低到不正常的报价,这些说法听着有理,其实经不起细琢磨。   他们之前也搞过调查,还跟中方坐下来谈过,但最后还是拍板出了限制措施,说白了就是找个由头给自己的企业护犊子。   欧盟这么干,根本原因还是怕了,高端医疗设备这块肥肉他们吃了好多年,像核磁共振仪、CT机这些大家伙,市场一直被他们的品牌把持着。   可这些年中国企业追得越来越近,技术跟上来了,产品也能拿到进入欧洲市场的认证,慢慢开始抢他们的生意。   欧盟眼看自家优势要保不住,就想出这么个办法,用政策把中国企业挡在大额订单门外,本质上就是不想公平竞争,只想自己卖得痛快,别人别想来分蛋糕。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把中国当成IPI工具的第一个试验品,大概是想拿这个立威,让其他国家看看不听话的下场。   他们没想到,中国这边早有准备,反手就给了对等回应,财政部很快就出了通知,政府采购里那些预算超过四千五百万的医疗器械项目,直接把欧盟企业排除在外,当然在华的欧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不受影响。   就算是非欧盟企业来投标,他们带来的欧盟产设备占比也不能超过一半。   这招打得特别准,专挑欧盟最赚钱的高端设备下手,像医用磁共振、X线诊断设备这些他们的拳头产品,全被列进了限制清单。   中方敢这么硬气,不是瞎胡闹,是真有底气,这些年国内医疗设备企业下了大力气搞研发,不少高端设备已经能跟欧洲产品掰手腕了。   医院里常用的那些设备,国产的占比越来越高,就算是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现在也有一半左右能自己造。   2024年的时候,医疗器械进口量已经开始往下走了,说明国产替代的步子一直在往前迈。   而且就算不用欧盟的产品,还有其他国家的选择能补上来,市场早不是他们一家独大的局面了。   欧盟那些设备本来就卖得贵,现在有了更划算的替代选项,医院自然不会死磕一个牌子。   欧盟企业算是被打在了痛处,中国的政府采购里,那些大额订单本来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现在直接被排除,损失可不是一点半点。   他们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在慢慢缩小,这一下只会退得更快。   反观中国这边,影响其实很有限,临床需要的设备,国产的基本能满足,实在有缺口还有其他进口渠道补上。   更重要的是,这反倒能逼着国内企业加快技术攻关,那些还没完全突破的高端领域,说不定能借着这股劲赶上来。   有业内人士说,再过两三年,国产替代的比例还能往上走一大截,到时候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只会剩下极少数。   欧盟内部现在估计也吵翻了天。那些医院等着更新设备的成员国,要么得花更多钱找替代,要么就得等着,肯定一肚子意见。   这种保护主义的做法,看着是护着自家企业,实际上是帮了倒忙,企业没了竞争压力,研发的动力说不定会下降,长远来看反而会落后。   而且破坏了跟中国市场的合作基础,以后再想进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中方其实一直愿意坐下来谈,之前也释放过善意,可惜欧盟没接住。   说到底,现在的市场早不是谁能说了算的时代了,想靠着搞壁垒、设限制来保住优势,根本行不通。   你不让别人参与你的采购,别人自然也能把你拒之门外,最后只会两败俱伤。真正能站住脚的,还是得靠技术硬、产品好,靠公平竞争赢来的市场才稳当。   欧盟要是一直抱着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心态,最后只会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0 阅读:27
论史家

论史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