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军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就是想要攻占乌克兰更多的领土,来弥补这场俄乌冲突带给俄罗斯的损失。 俄军都快把基辅围了,怎么还不打?其实这背后,是一场精打细算的“资源战”。 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的首都基辅离俄军阵地不过百公里,可俄军却一直没有动手,这不是打不过,而是压根不打算动。 俄罗斯看中的早就不只是一个首都,而是乌克兰地下那一座座“金山银矿”,基辅再重要,也不如真金白银实在,对普京来说,占下乌克兰的地盘,就是给自己“回血”的最好办法。 别以为俄罗斯打仗只是为了面子,其实更是为了兜里的票子,战争每天都在烧钱,光是导弹、油料和士兵的后勤就足以让一个中等国家破产,但俄罗斯敢打,靠的是乌克兰的资源够肥。 乌克兰的矿产总价值超过26万亿美元,光是锂、钛、铁矿、稀土这些关键资源,就能撑起未来几十年的军工业,俄军在东部和南部推进得快,就是因为那一带正是乌克兰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比如顿巴斯,那是煤矿集中地;扎波罗热,有钛矿和锂矿;赫尔松和尼古拉耶夫,粮食产量惊人。 俄军进驻之后,大量粮食和矿产被直接运回俄罗斯,还能通过黑市、灰色贸易换成外汇,变着法子回血,这不是简单的打仗,这是拿着枪的“资本运作”。 拿下一个首都听起来很威风,但真打进去,就要面对无穷无尽的抵抗和消耗,基辅是乌克兰的政治中心,人口密集、交通复杂,俄军如果强攻,代价巨大,更别说城市战一直是现代战争的“绞肉机”,死伤惨重不说,还容易拖入长期泥潭。 俄军算得很清楚,基辅是面子工程,占了也不一定能守得住,反而会被西方媒体抓住大肆炒作“占领首都”的政治标签。 相比之下,占领东部和南部的矿区和粮仓,不但能获取实实在在的资源,还能通过控制铁路、公路、水路切断西方对乌克兰的援助通道,让前线的乌军陷入“断粮断炮”的状态。 所以俄军现在的打法,其实就是“高性价比”:不追求眼前的轰动效应,而是稳扎稳打,把乌克兰的经济动脉一刀刀割断。 这不是不打基辅,而是根本不需要打,要让对手输,不是打掉他的头,而是断掉他的血。 很多人以为,西方制裁会卡住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事实却是,俄罗斯已经学会了“曲线回血”。 比如俄罗斯的煤炭,通过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这些中亚国家“中转”,变个包装再卖到亚洲市场;粮食也能换成伊朗的无人机、朝鲜的炮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物交换”,却成了俄罗斯维持战争机器运转的关键。 俄罗斯还在加快自己产业链的“去西方化”,用占领区的工厂和设施生产军需物资,降低对外依赖。 比如乌克兰被占区的冶金厂、化肥厂、机械厂,重新开工之后,就成了俄军的“补给站”,直接让后勤成本降了一大截。 这场战争,俄罗斯在表面上是用枪炮打仗,实际上背后是靠资源和铁皮罐头“堆”出来的经济战。 很多人还在拿“普京是不是想复兴苏联”这种问题当核心,其实这场战争的本质早就变了。俄罗斯不是要“打赢”,而是要“撑下去”。 撑得久,就能占得多;占得多,就能赚得多。这才是俄罗斯的真实逻辑。 对于普京来说,打下基辅,最多是政治胜利;但拿下乌克兰的资源地盘,才是真正的经济胜利。 而且这些资源不仅能补战争的亏空,还能换成谈判桌上的筹码,未来在能源议价、外交博弈上都能“亮底牌”。 俄罗斯现在的做法,说白了就是“以战养战”,战争不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一场极度现实的“资源争夺战”。 俄罗斯没有打基辅,不是怕了,而是更聪明了,它不急着拿下象征性的胜利,而是下了一盘资源与战略的“大棋”。 基辅不是终点,资源才是底牌,乌克兰这块土地,对俄罗斯来说,绝不只是地图上的一块区域,而是通往未来的“战略资产”。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这是一个大国在经济困境下的现实博弈,看似迟缓的推进,实则是精密计算后的选择,俄罗斯的野心,从来不止步于战场。 信息来源:特朗普呼吁俄乌“就地”停火 泽连斯基强调安全保障——新华网
俄罗斯的野心很大的!其实俄军离基辅十分之近,可是俄军迟迟没有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出手
顾议史实
2025-10-18 10:42: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