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特朗普还有三大杀招,但是特朗普不一定敢打,第一,把中国踢出SWIFT系统,让中美经济关系瞬间冻僵,第二,拉上G7一同行动,让欧盟对中国出手,第三,冻结中国资产,直接掀桌子。这三记狠招听起来气势十足,但真要动手,代价恐怕没有谁能承受得起。 先说“踢出SWIFT”这招,美国习惯性把SWIFT当作压制对手的大杀器,但走到今天,中国早已未雨绸缪,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也早就准备好接棒。 真有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企业会慢慢找到替代方式,一大批新兴市场会选择和中国另外建立结算渠道。 美元霸主地位听起来很稳,其实遇到断供也未必无懈可击。业务不会因为一个系统就停滞,贸易流通也总会找到新出路。 二是拉盟友上阵,G7开会时美国大张旗鼓声势很足,但细看每个国家的利益,谁都不是傻子。德国的汽车、机械设备就靠中国买单,日本的科技行业无法离开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 让这些盟友全力配合制裁,就是让他们自己头没枕头睡不着;合作行动喊得响,真要动手谁又愿真割肉。 有人认为冻结资产是最直接的方式,美国如果真想把中国的美元储备锁死,金融市场起初很可能陷入混乱。 可消息一旦落地,全球投资者肯定会争先恐后逃离,美债价格跌得比谁都快,美国老百姓的各种贷款利率也会跟着涨,日常生活的钱包压力瞬间上升。 中国肯定不会束手待毙,手里的美债随时可能变成反击的利器。若中国动手抛售这些债券,不论传言还是真动真格,都能让华尔街的金融大佬们冷汗直流。 不得不说,中国在这一轮碰撞里主动权并不弱。稀土出口只是其中一环,要真收紧出口限制,从美国军工到日本电子,都会被卡得难受。高端制造业当场掉链,终端产品缺料影响销售,这种连锁反应不会有谁在短期内能替代补上。 全球科技和制造业都会被这一招闹得不安生,从飞机发动机,到电动汽车,再到手机芯片,生产线中断引发的经济损失会直接让市场感受到刺痛的代价。 这一切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国在产业升级、技术自主和市场拓展上下的苦功。从半导体设备、芯片开发到金融支付系统,都在逐步减少外部依赖,打造属于自己的完整生态圈。 有更多企业盯着国内市场发力,创新能力也被大大激发。风向变了,日子紧了,中国也在反过来锻炼了筋骨,未必还像过去一样被一招制服。 如果特朗普团队真的把所有“狠招”落到实处,真正倒霉的不仅仅是中国,美国自己也够呛。全球经济早已绑在一条绳上,谁拉锯子,谁都会被“割掉点肉”。
别的都先放下不谈了,特朗普现在对中国只有一个要求,中国:拒绝最近,特朗普又出
【30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