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的公交站,车子爱人要用,只能去赶公交,等得都快急死了,那车就是不来。瞅着街那头空荡荡的,我实在没辙,抬手拦了辆出租。 司机师傅把车窗降下来,第一句话就特懂行:“这年头啊,很少见有人在公交站点打车的。”我跟他说公交等半天都没来,他立马点头明白——后来才知道,这理解是他自己经历过的。 “我以前就是开公交的。”车平稳开起来后,他就打开话匣子了。虽说手里的方向盘摸着手感还熟,但身份早不一样了。以前他是咱这城市公交队的,开着老大的公交车,按点儿走,每五分钟就发一班,特准。那时候一个月能挣一万多,日子就跟公交路线似的,清清楚楚,啥都不用愁。 可后来慢慢就变了。街上的私家车多的跟潮水似的,路越来越堵,索性大部分人都去坐地铁了,坐公交的人也越来越少。公司开始赔钱,没办法就减班次,工资也跟着掉,最后就剩五千多了。他说:“就跟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似的,慢慢就没了劲儿。” 最后还是没逃过裁员。他握着开了二十年车的手艺,转头就坐进了出租车的驾驶座。同样是开车,日子却差远了——以前是固定路线、按时按点,现在是满街瞎转悠,吃饭都没个准点儿。 “要是还能开公交,谁愿意跑出租啊?”他苦笑着说。公交有站能停,有班能跟;出租车就跟没根的草似的,在堵得不行的街上找下一个客人。地铁在地下跑得顺顺当当,地上的公交却在这城市变化里越来越慢,连带着他们这些老司机的日子,也好像被困住了,挪不动步。 从后视镜里看,刚才那个空落落的公交站越来越远。我俩都没说话,就听着计价器的数字一下下跳,跟记着事儿似的——记着从以前那种按部就班的集体日子,变成现在这样东奔西跑的个人打拼。 现在这年代,人人都想快点到地方,可有些人、有些事儿,偏偏得慢下来,甚至被逼着换条路走。 头一回坐公交 城市公交车站牌 许久没有坐公交 上海公交车车站 公交巴士站 滴滴站牌
“不是群众抛弃了公交,而是公交抛弃了群众”,这句感慨道尽了北京公交的现实困境。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