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 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先得说说珠峰 8000 米以上的环境有多恐怖。 这地方有个专门的说法叫 “死亡地带”,氧气含量连海平面的 3 成都不到,人待在这儿,每一次呼吸都像在抢空气,走两步就得停下来喘半天,脑子还会因为缺氧变得昏沉。 温度更不用提,就算是最适合登山的春季,白天也能低到 - 30℃,夜里能降到 - 50℃,呼出的气瞬间就能结成冰碴子,暴露在外的皮肤几分钟就会冻伤。 更要命的是脑水肿和肺水肿这两个 “索命鬼”。 在这个海拔,人体的心肺功能早被高海拔压到极限,血管会因为缺氧收缩,血压飙升,一旦出现脑水肿,从头晕、呕吐到失去意识往往就几小时,别说救别人,连自救都来不及。 去年春季遇难的 12 个人里,有 6 个都是因为脑水肿倒下的,向导赶到时,人已经没了呼吸,只能在旁边插个标记,等着家属做决定。 有人可能会问,不能把遗体运下山吗?不是不想,是真的太贵太险。 现在搬运一具珠峰遗体下山,费用得要 7 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50 万,这还不算中途遇到天气变化加的钱。 这钱贵在哪儿?首先得找专业的高山搬运团队,最少 4 个人,多的时候要 6 个,每个人都得有七八年的珠峰攀登经验,能在缺氧环境下扛着几十斤的东西走,光人工费就占了大半。 其次是时间成本,从 8000 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把遗体运到山脚,顺利的话要 3 天,遇上暴风雪就得拖到 5 天。 期间还得带着足够的氧气罐和保暖睡袋,这些物资本身就重,再加上遗体被冻硬后变得僵硬,搬运起来特别费劲。 更关键的是,直升机根本帮不上忙 —— 珠峰 6000 米以上的空域气流乱得像一锅粥,风速能到每秒 20 米,直升机飞上去就容易失控,所以全程只能靠人力扛,稍微不留神,搬运的人都可能跟着摔进冰裂缝。 珠峰上最出名的一具遗体,应该是被称为 “绿靴子” 的登山者。他是 1996 年登珠峰时遇难的,到现在已经在那儿躺了快 30 年。 因为他穿着标志性的绿色登山靴,后来的登山者路过他身边时,都会下意识地把他当成一个 “路标”—— 看到绿靴子,就知道离峰顶还有 100 多米。 去年新增的 12 具遗体,其实也反映出一个问题 —— 现在登珠峰的人越来越多,风险也越来越大。 这些年珠峰攀登越来越商业化,只要你肯花钱,花个 15 万到 20 万美元,就能找专业团队带你冲顶,从训练到装备再到向导,一条龙服务。 很多人觉得有团队保驾护航就安全了,却忘了自己的身体根本扛不住高海拔的考验。 说白了,很多人把珠峰当成了 “高端打卡景点”,却低估了它作为世界最高峰的狠劲,忘了这儿每一步都踩着生死线,不是靠钱就能摆平的。 说到底,珠峰从来不是什么温柔的梦想之地,它是个连呼吸都要算着来的绝境。 那些留在山上的遗体,不是冰冷的 “路标”,而是给所有追梦人的警告 —— 别拿自然当儿戏,别把自己的命赌在 “我能行” 的执念上。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小茹吖
2025-10-19 17:50:59
0
阅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