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俄罗斯真是太鬼了,给乌克兰下了一个大圈套,幸亏泽连斯基及时发现了。美国特使

天天纪闻 2025-10-19 21:50:46

美国和俄罗斯真是太鬼了,给乌克兰下了一个大圈套,幸亏泽连斯基及时发现了。美国特使维特科夫要求,乌克兰方面接受俄罗斯的要求,先在顿涅茨克州停火,交出顿涅茨克州的红军城,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等等要塞区域。 最近俄乌战场的消息里,藏着个耐人寻味的苗头。美国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连着几天喊话,说俄罗斯已经在领土问题上 “做出让步”,希望乌克兰能先在顿涅茨克州停火,把红军城、斯拉维扬斯克这些要塞交出去。理由听着挺 “合理”:这些地方是俄语区,交给俄罗斯就能平息战火。 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哪儿是劝和,分明是给乌克兰下了个连环套,幸亏泽连斯基没接这个茬。 先说说顿涅茨克那几个要塞现在的处境。德国《图片报》8 月份的报道说得很明白,俄军在红军城北边的多布罗皮利亚方向突了 18 公里,直接把 T-0514 战略公路给切断了。这条公路可是命脉,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往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送补给全靠它。 现在这条路一断,这两座顿巴斯的大城市等于被掐住了脖子,只能从哈尔科夫方向凑补给,可哈尔科夫自己的局势也不乐观。俄军打完恰索夫亚尔后,特意搞了个 “三叉戟攻势”,一边打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一边盯着斯拉维扬斯克,摆明了就是要把这 29% 还在乌克兰手里的顿涅茨克领土啃 下来。 就在这节骨眼上,维特科夫跳出来说 “领土问题该谈了”,还拉上俄罗斯一起唱双簧,核心说法都是 “俄语区该归俄罗斯”。但这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乌克兰的语言状况从来不是 “非黑即白” 的。 2012 年的时候,乌克兰还通过了《国家语言政策基本原则法》,让俄语在近半数行政区成了地区官方语言,那会儿东部、南部的人都挺支持。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后,议会取消了这个法律,俄语才没了官方地位,但日常使用根本没断过。 根据拉祖姆科夫中心的调查,现在乌克兰 68% 的人以乌语为母语,14% 以俄语为母语,还有 17% 是双语母语,真正不会说俄语的人少之又少。就拿敖德萨来说,虽然 2/3 人口是乌克兰族,但不管是犹太人还是乌克兰人,日常交流大多用俄语,连摩尔多瓦人里都有三分之一会说乌语或俄语。 哈尔科夫更不用说,作为东部重镇,俄语一直是城市里的主要交流语言,就算这几年乌语推广得紧,街头巷尾照样能听到流利的俄语对话。 泽连斯基自己就是个例子。他早年在影视圈里全靠俄语工作,直到 2019 年竞选总统,才开始在公开场合主要说乌语。但私下里和身边人交流,俄语还是常用语言。这种双语环境在乌克兰太普遍了,就像欧洲很多国家一样,大家从小就习惯了两种语言切换,根本不能用 “说俄语” 来划分领土归属。 更关键的是,一旦接了 “俄语区割地” 这个话茬,后面就没完没了了。顿涅茨克只是个开始,哈尔科夫有大量俄语居民,敖德萨的俄语使用比乌语还普遍,甚至连中部的波尔塔瓦州,都有不少人日常说俄语。俄罗斯要是拿 “保护俄语居民” 当借口,下次就能要哈尔科夫,再下次就能要敖德萨,这不是割地,是要把乌克兰一点点拆碎了。 2014 年之后乌克兰之所以大力推广乌语,也是被逼出来的。当时克里米亚被占,顿巴斯爆发冲突,俄罗斯打着 “保护俄语族群” 的旗号插手乌内政,乌克兰社会才开始有意识地强化乌语地位,想通过语言凝聚国家认同。 2019 年议会通过的《关于确保乌克兰语发挥国语作用法》,规定政府部门、教育、医疗等领域必须用乌语,但也没禁止个人说俄语,甚至允许俄语媒体出版,只是要求同步出乌语版本。这项法律有 62% 的乌克兰人支持,说白了大家反对的不是俄语本身,是反对用俄语当借口来分裂国家。

0 阅读:2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