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美国国际关系专家直言: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不可饶恕! 说起中美关系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两头大象在狭窄的房间里转圈,谁也不让谁。尤其是近几年,美国那边各种动作频频,从贸易关税到科技封锁,再到南海巡航和台湾问题上的挑事儿,搞得全世界都捏把汗。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这位国际关系老专家,直截了当地点出根子:中国崛起让美国坐不住了,因为它打破了美国独霸天下的舒适圈。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大国博弈的结构性矛盾。艾利森用“修昔底德陷阱”来形容,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说过,新兴强国挑战老牌霸主时,战争风险直线上升。历史上,16个类似案例里,12个都打起来了。中国现在就是那个“新兴强国”,美国则是“老牌霸主”,这陷阱张着大嘴,等着俩人跳呢。 艾利森的分析不是空谈,他研究了二战后全球格局变迁。简单说,美国从1945年起,就靠马歇尔计划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稳稳坐上世界老大宝座。美元当家,IMF和世界银行听它指挥,军事上遍布全球基地,经济上推WTO规则,一切都围着它的利益转。可中国不一样,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靠自己摸索出一条路:政府引导投资,市场放开竞争,不搞殖民掠夺,也不靠颠覆别人政权。结果呢?中国GDP从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第十,蹿到现在的第二,制造业占世界三成以上。这让美国人慌了神,因为中国证明了,现代化不一定非得抄美国的作业本。 拿2008年金融危机来说吧,那时候美国次贷崩盘,华尔街哭天抢地,失业率飙到10%,全球经济跟着抖三抖。中国呢?没跟着栽跟头,反而推出4万亿刺激计划,大建高铁、公路、机场。结果,中国经济不但稳住了,还拉动内需,出口继续猛增。世界银行数据显示,那几年中国贡献了全球增长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事儿在美国精英圈子里炸了锅,他们本想借危机重塑全球秩序,谁知中国用实际行动扇了他们一耳光:看,西方模式不是万能的,还有别的玩法。艾利森在《注定一战》一书中就直指,这不是中国故意找事儿,而是崛起本身就戳中了美国的痛点。美国人觉得,自己的“民主+市场”才是正道,中国这套“集中力量办大事”模式一火起来,就等于在说,你们那套过时了。 从2011年起,美国开始动作了。先是奥巴马推“亚太再平衡”战略,军事上把60%的海军力量调到太平洋,建了更多基地,和日本、澳大利亚、菲律宾签同盟协议。外交上,拉帮结派搞“印太战略”,表面上防“威胁”,骨子里就是围堵中国。艾利森分析,这步棋下得急,因为中国海军从上世纪90年代的几十艘舰艇,发展到现在的350多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下水,055型驱逐舰服役,实力直追美军第二岛链。这不是侵略,而是正常防卫,但在美国眼里,就是挑战它的海上霸权。南海问题上,美国军舰“自由航行”行动一年好几回,飞机侦察机贴近中国岛礁巡逻。军事专家评估,这些行动风险高,稍有擦碰就可能升级,但美国坚持,因为它要维护“国际水域自由”,其实就是不让中国掌控自家门口。 经济上更狠。特朗普上台后,直接开打贸易战,2018年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钢铝产品首当其冲。理由是“中国不公平贸易”,但数据摆在那儿,美国贸易逆差大头是跟中国,2017年就达3750亿美元。中国出口的多是消费品和中间件,美国老百姓买得起便宜货,企业供应链稳。艾利森指出,这战打着打着,美国企业叫苦,苹果、耐克这些巨头游说国会减税,因为成本涨了10%以上。中国也没闲着,报复性关税对准美国大豆、汽车,农民直呼受不了。结果呢?中美第一阶段协议2020年签了,但摩擦没停。拜登接着干,2022年又加码对华关税,电动车、太阳能板税率高达100%。这逻辑简单:美国怕中国在新能源、电动车上领先,特斯拉、通用这些公司压力山大。中国光伏占全球80%,电动车销量世界第一,这让美国觉得,未来产业高地丢了。 科技封锁是重头戏。美国把华为、中兴拉进“实体清单”,禁售芯片、光刻机,2023年更严,AI芯片、高性能计算全卡脖子。商务部数据,2022年中国半导体进口超4000亿美元,现在自给率从15%提到30%以上。艾利森在采访中说,这招是饮鸩止渴,美国想锁死中国在中低端,但中国企业像中芯国际、海光半导体,砸钱搞国产替代,麒麟芯片、飞腾处理器批量生产。2024年,华为Mate 60手机用上7纳米国产芯,销量破千万。这不光是技术战,还是生态战,美国拉日韩欧建“芯片四方联盟”,中国则推“东数西算”工程,数据中心遍地开花。专家估算,到2030年,中国AI算力可能超美国20%,这让硅谷睡不着觉。
美国为什么如此“仇视”中国?美国国际关系专家直言: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不
裂谷长河娱乐
2025-10-19 22:51:0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