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各种城市榜单上,南方城市更显闪耀,北方城市更多是以北京撑住场面。如今,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正在起变化,最新发布的《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里,济南和天津进入前十,分别排名全国第五、第六,与其GDP长期处于全国第11至19的区间,形成鲜明对比。 当中国城市发展的价值标尺有了创新变化,不再唯GDP论,以济南、天津等为代表的北方城市正在展现底蕴,凸显新的核心竞争力。 摆脱GDP依赖,顶级智库有话说 发布《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的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是直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顶级智库,其新构建的评价体系,深度对标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结合“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城市建设要求,GDP的权重有所下降。 报告起草组的表态非常直接,不做城市财富排行榜,打造城市发展健康体检表。于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权重超过了经济总量增速,民生服务均等化指标涵盖有18个细分项,天津在母婴健康保障、济南在普惠教育领域的得分均突破85分,直接拉动了综合排名。 科创有力还绿色宜居的济南 世人印象里长期被青岛力压一头的济南,其实有着非常硬核的实力。 济南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占GDP比重达19%以上,智慧城市排名全国前十。 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济南2024年的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700亿元,部分优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集成电路、空天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同年,济南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为2.88%,以806.53亿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居全省首位。 一番核算下来,济南的创新浓度超过了多个GDP数据更高的城市。 在宜居城市方面,济南以白云湖湿地保护、东部城区四库连通等重点生态工程,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8平方米,助力获得生态指标的满分。 区域协同和民生提质的天津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枢纽之一,天津很好的落实自身定位,发力推动“通武廊”一体化,以主动服务意识在韧性城市方面拿到83.5分。 产业协同方面,天津武清区有75%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为北京的小米、理想等车企提供配套服务。京津智算中心、国润储能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后,夯实了“京津研发、天津转化”。 在民生领域,天津的学前教育普惠率为92%,在母婴健康保障方面也得到86分,是华北地区的民生服务标杆城市。 此外,天津将海河工业遗产改造与夜间经济发展充分结合,新增了3个国家级文旅街区,凭此在文明城市方面多拿了7.3分。 北方城市如何实现底蕴变现? 济南和天津的排名跃升,并非个例,更像是北方城市将底蕴变现的积极实践。 以北京为例,其不仅有着4.9万亿元GDP的雄厚经济实力,更在优质教育、负责任消费等方面得到满分,清华、北大领衔的高校集群,科研成果转化率达45%,为自身产业发展及更广域的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以北京、济南、天津为代表的诸多北方城市,正在将深厚的历史积淀转化为可量化、可转化的发展动能。比如,上述3城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平均得到82分,高于南方城市的均值6.8分;济南的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区、天津的五大道历史街区,通过文化、旅游、科技三者叠加,均实现年营收超50亿元,成为新的文旅增长极。 当前,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正从速度优先转为质量取胜,北方城市的排名走高充分说明,既能守护历史根脉,又能激活创新基因,还有民生温度的城市,将在时代的浪潮里熠熠生辉。
跳出唯GDP论,济南、天津跻身全国前十,从综合指数看北方城市底蕴
数据读城
2025-10-20 00:59:57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