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的寿命有10-15年,这其中鹅绒使用寿命大概有15年,鸭绒的使用寿命则只有10年左右,相差5年的不只是使用寿命,在保暖性等方面也有不同。
在同等品质指标(蓬松度、含绒量等) 下,鹅绒的综合性能通常优于鸭绒,因此也更昂贵。但对于日常穿着,高品质的鸭绒已经能提供非常出色的保暖效果。
羽绒的保暖性不来自于绒本身,而来自于绒朵固定住的静止空气层。绒朵越大、弹性越好,能固定的空气就越多,保暖性也就越强。
🦢鹅绒:由于鹅的体型通常比鸭大,其绒朵也更大、更饱满,纤维长而柔韧,形成的绒朵结构更完整。因此,在同等重量下,鹅绒的蓬松度通常更高,能固定更多空气,保暖效果更好。
🦆鸭绒:鸭绒绒朵相对较小,蓬松度上限通常低于鹅绒。
所以在蓬松度和保暖效率上,鹅绒 > 鸭绒。这也是顶级户外装备和极地科考服普遍采用高蓬松度鹅绒的主要原因。
而在使用寿命上,鹅绒由于绒朵纤维更长、更强韧,回弹性更好,经过多次压缩、穿着和洗涤后,不易扁塌,能更长久地保持其蓬松度和保暖性。而鸭绒相对而言,其纤维较短,长期使用后的保暖性能衰减可能会比鹅绒稍快一些。
如何选择?
1. 追求极致保暖、轻量化且预算充足:
🦢选择高蓬松度(例如700FP以上)的鹅绒服。例如,用于高海拔登山、极地探险或应对北方严寒的户外活动。
2. 日常城市通勤、普通冬季保暖:
🦆高品质的鸭绒服是完全足够且性价比极高的选择。一件含绒量90%、蓬松度600FP以上的鸭绒服,其保暖性能已经非常出色,足以应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
⚠️ 重要提醒
在选购时,填充物的种类(鹅/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看下面这几个核心指标:
1. 含绒量:指羽绒占填充物的百分比,剩下的通常是羽毛片。羽毛基本没有保暖作用,还会刺出面料。建议选择含绒量90%及以上的产品,80%是入门级,70%及以下保暖性会大打折扣。
2. 蓬松度:这是衡量羽绒保暖能力的黄金指标。指一盎司羽绒在特定条件下能占据的体积(立方英寸)。
-数值越高,保暖性越强,也越轻便。
-日常:600FP - 700FP 足够。
-户外/严寒:700FP - 800FP 优秀。
-顶级:800FP - 1000FP+。
3. 充绒量:
-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羽绒的总重量(克)。
-在蓬松度相同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越保暖,但也可能越重。
-轻薄款:100g - 150g
-常规款:150g - 250g
-严寒款:250g以上
总之,一件“含绒量90%、蓬松度650FP、充绒量200g”的鸭绒服,其保暖性会远远优于一件“含绒量70%、蓬松度500FP、充绒量150g”的鹅绒服。
羽绒服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