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的周女士扶老人反被讹,以前警方查看视频还她清白,也出了无责的调查结论书。现在对方作伪证,对周女士拿出的视频证据否认,否认说视频和扶老人没关系,都是因为周女士骂他们家的人,但是又说不出来到底骂了什么。好好一个容光焕发的人,硬是被官司缠得憔悴不堪,这哪是做好事,分明是给自己找罪受! 总有人说“别当冷漠的人”,可冷漠有时候不是选的,是被逼的。做好人要耗时间、耗精力,甚至要跟讹人者掰扯到底,成本高到吓人;可讹人的呢?就算被戳穿,好像也没啥真惩罚,大不了换个人继续试。这种“好人吃亏、坏人没成本”的怪圈不打破,谁还敢伸手? 我觉得光靠道德谴责根本没用,必须把讹人的成本提上去——比如一旦查实讹诈,不仅要公开道歉,还得承担对方的律师费、误工费,让他们知道讹人不仅没便宜占,还得倒贴钱。要是能把这种行为记入信用档案,看谁还敢动歪心思。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要是你碰到有人需要帮忙,会因为怕被讹就转身走吗?
最近云南南涧县出了件让人直皱眉头的事儿——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浑身光溜溜的,头发
【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