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经略简料 2025-10-21 10:26:07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 美国人这会儿大概满是困惑:明明最近在澳大利亚身上花了不少力气、提了不少要求,可最后总觉得像把拳头砸进了棉花里,半点没达到预期效果。 五角大楼的高官前脚刚对着盟友喊话,要求澳方就是否出兵台海给个准话,后脚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就带着一大帮企业高管,出现在了上海的机场,满面春风地强调中国是自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这般场景落在眼里,实在透着不少戏剧性,原本没想到的情节就这样真实发生,多了些意料之外的味道。 美方的施压来得又急又重,甚至有官员翻出旧账,说台湾对美国都算不上“生死攸关”,却反过来逼着盟友往前冲,这让澳大利亚感觉自己快成了那个“冤大头”。 碰上这道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的 “送命题”,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给出的回应,却周全得挑不出半点漏洞,完全没留下可被拿捏的余地。 他直接挑明了,这种“假设性问题”我们不提前回答,真到了那个时候,派不派兵得由当下的民选政府说了算,主权这事儿没得商量。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想现在就给我套上笼头,到时候怎么动,我们自己看情况。 澳大利亚这会儿敢摆出硬气的姿态,说到底是心里揣着几本明白账,每一笔关于利益、风险的盘算都清清楚楚,没半点含糊。 排在首位的,是澳大利亚算得明明白白的经济账。这账本上记的不是空泛的数字,而是一笔笔能落到实处的真金白银,每一分都牵动着本国经济的命脉。 过去 16 年里,中国始终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往来持续紧密,仅在去年,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就已经突破 2112 亿美元,规模相当可观。对华出口的盘子,比后面四个贸易伙伴加起来都大。铁矿石、天然气这些支柱产业,饭碗基本上就端在中国手里。 前阵子,澳政府顶着华盛顿的压力,悄悄批准了中国企业扩建达尔文港的项目,一个紧挨着驻澳美军基地的港口。这个砸下35亿澳元的项目,远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堪培拉很清楚,如果贸易倒退,五年内GDP的损失可能高达2800亿澳元,这相当于每个澳大利亚人都要为此买单。 另一本账是军事和民意账,这两本其实是连在一起的。澳大利亚国防部曾做过推演,结果显示:他们现在服役的潜艇要是想突破第一岛链,能成功活下来的概率恐怕连 30% 都达不到,尤其到了巴士海峡,基本就是别人眼中毫无反抗力的活靶子。 连美国的智库兵推都显示,一旦介入,自己都得赔上两艘航母和几千条人命,让澳大利亚跟着去当炮灰,图什么呢? 这种“引火烧身”的买卖,老百姓看得最清楚。好几份民调都显示,反对出兵的民众是绝对主流,有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七成。 对于靠“修复对华关系”承诺才上台的工党政府来说,逆着民意跟着美国跑,无异于政治自杀。下次选举还想不想干了? 最有意思的是,不只是澳大利亚,美国的其他盟友也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被问到同样的问题,日本的回答含糊其辞,说要看“实际风险”;韩国压根不吭声,心里只想着半岛那点事儿;菲律宾总统更是在国情咨文中对台海问题只字不提。 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和中国的经济捆绑是现实利益,谁愿意为了别人的战略野心,砸了自己的饭碗呢?美国想让盟友们冲在前面当枪使,却忘了,这些盟友首先得考虑怎么让自家国民过好日子。 在国际交往里,盟友从来都不是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真正能长久指引各方行动的,始终是那根名为 “利益” 的永恒指挥棒。 信源:澎湃新闻---美方就台海问题施压,澳部长给拒了

0 阅读:0
经略简料

经略简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