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在直播间刷到一件羊绒大衣,竟然是自己十年前捐到贫困山区的!为了确信自己没弄错,她又花了399块买了回来,因为那颗她亲手补的、和其他都不一样的扣子太扎眼,核对后,果然是自己捐赠的旧衣服! 四川李女士(化名)平时喜欢在直播间买衣服,无意间,她刷到一个直播间的羊绒大衣十分眼熟。 她盯着那件 “进口羊绒尾货” 的第三颗纽扣发愣,这颗替换扣,是当年扣子坏了自己补上去的,针脚还歪歪扭扭。 李女士半信半疑,为了确认,她咬咬牙付了 399 元,收到快递后,樟脑味下藏着的小太阳标签更印证了猜想,这是她捐给山区的旧衣。 其实,生活中这样荒诞的事情不止一例,王丽丽曾为六块九的潮牌 T 恤疯狂下单。 直到衣服洗后领口垮成漏斗、泛着霉味,才想起网友的爆料:有人在直播间看到自家扔进回收箱的破洞毛衣,肘部破洞、袖口菱形花纹都是妈妈手工织的,却被包装成 “复古孤品” 卖 15.9 元。 这些 “孤品” 的源头,藏在郊区无证仓库里。 印着 “公益捐赠” 的回收箱多是无资质者投放,工人徒手挑拣旧衣,羊绒、羽绒服简单熨烫就挂新吊牌,棉质衣按斤批给夜市。 最破的要么象征性运偏远地区,要么直接丢。 更可怕的是,这些没消毒的衣服附着真菌、皮屑,甚至甲醛超标,可能引发皮肤病。 而正规公益组织正陷入困境。他们要分拣、消毒、清洗旧衣,合适的捐出去,不合适的做再生纤维,可黑心商家毁了公众信任。 中国青年报 2024 年调查显示,72% 受访者捐前不查资质,有人被骗后坦言 “宁愿旧衣压箱底,也不敢捐了”。 好在改变已在发生,北京、上海推智能回收箱,扫码能看全流程,监管部门今年拆了 200 余组无证回收箱。 就像公益人说的,只有让旧衣处理透明,对欺诈零容忍,公众的善意才能真正暖到需要的人,而非成了商家的 “货源”。
一女子在直播间刷到一件羊绒大衣,竟然是自己十年前捐到贫困山区的!为了确信自己没弄
春秋说史
2025-10-21 10:5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