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对着全世界喊话,称会员国再拖着不交会费,联合国就要迎来“破产危

烟雨评社 2025-10-21 12:49:23

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对着全世界喊话,称会员国再拖着不交会费,联合国就要迎来“破产危机”了, 然而这话可不是随口说的,毕竟官方账本摆得明明白白,是真到了没钱办事的地步。 古特雷斯的警告是在给联合国大会第五委员会提交预算时说的,时间就在 10 月中旬,这份 32.38 亿美元的 2026 年拟议预算,比 2025 年直接降了 15.1%,还得把岗位从 1.38 万个砍到 1.16 万个,裁员比例接近 19%。 即便如此,他还是没底气,直言就算削减 6 亿美元支出,到 2025 年底仍可能有超过 4.5 亿美元的赤字,而且这危机不光影响明年,2027 年的运作都要受波及。能让秘书长把 “破产” 俩字说出口,足见现金流紧张到了什么程度。 账本上的窟窿到底有多大?截至 2024 年底,会员国拖欠的会费就有 7.6 亿美元,到 2025 年 9 月底,2025 年度的摊款只收到 66.2%,比去年同期的 78.1% 少了一大截。 更关键的是欠费大头高度集中,美国一个国家就拖了 30 亿美元,占全球欠费总额的 65%,这笔钱里既有 12 亿美元的常规会费。 还有 15 亿美元的维和摊款,连国际刑事法院的 3 亿美元附属费用也拖着不缴。要知道美国是联合国最大出资方,分摊比例占 22%,它一欠费,整个资金链就跟着卡壳。 更让人无奈的是,美国的欠费根本不是没钱,而是故意的 “策略性操作”。《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规定,欠款等于或超过前两年应缴总和就会丧失大会投票权,美国就精准把欠款控制在 “前两年总和减 1 美元”,既不丢投票权,又能靠资金压力逼联合国让步。 这种套路早有先例,上世纪 80 年代就通过法案单方面把缴费比例上限压到 20%,逼着联合国把它的分摊比例从 25% 降到 22% 才肯补钱,这次不过是故技重施。 没钱的日子,联合国早把能省的地方都省了,但该干的活却没法停。秘书处的翻译、会务人员被裁,国际会议的筹备进度一再推迟;维和部队的补助发不及时,出兵国的积极性受影响,毕竟士兵受伤牺牲的补偿不能拖欠。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开发计划署这些机构,虽然主要靠自愿捐款,但行政后台和驻各国办事处得靠经常预算支撑,经费一砍,人道救援、发展合作项目跟着缩水,2024 年全球难民安置预算就被迫减了 30%。 北京语言大学的专家说得直白,联合国没法发债、不能惩罚欠费国,更不能透支,只能眼睁睁看着钱不够花,核心职能不断收缩。 在一堆欠费国里,中美俄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作为第二大出资方,2023 年缴了 4.46 亿美元,分摊比例 15.25%,自 2013 年起从没欠过费,联合国发言人都特意用中文道谢。 俄罗斯按 2.38% 的比例缴了 0.55 亿美元,就算受制裁经济承压,常规会费也没拖过,还额外捐钱支持粮食安全和叙利亚救援。这种差异本质上是对多边机制的态度不同,中国用缴费体现担当,美国用欠费谋求特权,俄罗斯则按规履约维护基本秩序。 古特雷斯也想过改革,比如提议上一年没花完的钱留到下年用,不用强制退回,但 193 个会员国得协商一致,这事至今没达成共识。 现在联合国的处境越来越尴尬,一边要应对气候变化、疫情防控这些全球挑战,一边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再这么拖下去,不光是 “破产” 风险,更会让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打折扣,甚至被其他机构边缘化。 这场围绕会费的博弈,说到底是全球治理体系的试金石,多边秩序能不能守住,就看这些账单能不能按时结清了。 相信在各会员国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国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毕竟,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信源:光明网

0 阅读:1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