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位女装店主公开喊话: “别买300元以下的羽绒服!” 这话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了。有人吐槽“穷人就不配穿羽绒服”,也有人质疑“贵的就一定保真吗”,但仔细扒一扒行业里的门道,这声提醒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先说说300元这道坎到底卡在哪儿。据业内人士透露,市面上常见的90%鸭绒,采购成本每公斤就要500元以上。一件羽绒服填充100克绒,光是绒的成本就要50元,再加上面料、加工、税费和商家利润,正常定价很难低于300元。那些标价200多的“羽绒服”,大概率填充的是“飞丝”——就是羽绒加工剩下的碎梗和丝绵混合物,不仅保暖性差,穿久了还容易结块,回弹度几乎为零。有网友现身说法:“给孩子买的便宜羽绒服,刮破后里面全是硬梗,根本不是绒!” 不过,300元以上的羽绒服就一定靠谱吗?还真未必。电商平台上有些商家玩“贴牌”套路,花几块钱买个吊牌挂在劣质羽绒服上,价格翻三倍卖。这时候就得擦亮眼睛:看吊牌有没有标明“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必须标注)、充绒量和蓬松度。比如君羽、黑冰这些专业户外品牌,1200元就能买到800蓬松度的鹅绒服,保暖性吊打两三千的“大牌贴牌货”。 说到底,买羽绒服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越便宜越划算。南方冬天5℃左右,选150克充绒量、600蓬松度的鸭绒服足够;北方-10℃以下,得奔着200克以上充绒量、800蓬松度的鹅绒服去。关键是别被“低价陷阱”和“品牌溢价”忽悠,把钱花在刀刃上! (来源:新浪微博)
最近杭州一位女装店主公开喊话: “别买300元以下的羽绒服!” 这话一出来,评论
在心里种鲜花
2025-10-21 16:19:1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