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一个叫叶依奎的老头哆哆嗦嗦地回到大陆。下了飞机,他没回家,直奔组织,

观今言史啊 2025-10-21 17:55:28

1988年,一个叫叶依奎的老头哆哆嗦嗦地回到大陆。下了飞机,他没回家,直奔组织,当着所有人的面,他撕开自己棉袄的内衬,掏出一份发黄的名单,说:“我叫谢汉光,我回来了。”   这一幕里藏着的,是四十多年没说出口的秘密,和一份沉甸甸的坚守。   谢汉光本是学林业的读书人,抗战时在大学里受党员老师影响,心里埋下了革命的种子。   抗战胜利后,他受组织委派去台湾,借着林业试验所所长的身份做掩护,悄悄安排了不少同志。   有的去中学教书,有的进农林机构,这些人就像撒在台湾的火种,靠他这个“站长”串联起来。   1947年他正式入党,那会儿他大概以为,很快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1950年,台湾地下党负责人被捕后变节,把组织关系全供了出去。   一时间到处都是搜捕的刑警,1800多人受牵连,不少战友没能逃过,谢汉光接到战友张伯哲的紧急提醒,连夜逃了出去。   他一路躲到台东深山,多亏一位农民收留,又用两个金戒指换了个身份,顶替村里失踪一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从此成了“没身份”的人。   深山里的日子苦得超出想象,他在林场帮人砍树、种山芋,住的是漏风的木屋,吃的是掺着沙子的杂粮。   村民见他孤身一人,劝他再找个伴,他都婉拒了,不是不想,是不敢,他怕连累别人,更怕暴露身份。   那份写着战友名单的纸,被他缝在贴身衣物里,白天干活贴着胸口,晚上睡觉压在枕下,连洗澡都要攥在手里。   他知道这名单是战友们的性命符,只要自己活着,就得把它护住。   这一藏就是38年,当年的青年熬成了老头,手指因为常年劳作变了形,背也驼了,但那份名单被他摸得光滑,字迹却依旧清晰。   1988年台湾开放探亲,他攥着叶依奎的身份证,揣着缝在棉袄里的名单,踏上了回大陆的飞机。   他没先找老家的亲人,心里最急的是把名单交出去,让组织知道那些战友的下落。   可刚回来时,没人信他的话,当地政府只当他是困难台胞,每月给二十元补助,他不甘心,四处打听当年的战友,终于找到在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的陈仲豪。   两位老人见面时,都认不出对方的模样,直到说起当年安排工作的细节,才抱着哭了一场。   陈仲豪帮他向上反映,这事儿一路报到了中组部,经过好几年的核查,1994年他的身份终于被确认,党籍也恢复了,还补办了离休手续。   这时他才敢回广东丰顺老家,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妻儿,原来他早就有了儿孙,只是这几十年里,他连打听的勇气都没有。   晚年的他话不多,常坐在院子里摸那份已经装裱起来的名单,上面有的人牺牲了,有的人失踪了,活着的没几个。   1996年他离世时,手里还攥着那张薄薄的纸。   有人说他傻,为了一份名单苦了一辈子,可他心里大概清楚,他守的不只是名单,更是对战友的承诺,对组织的忠诚,这份跨越四十多年的坚守,比任何誓言都有力量。   参考资料:梅州网《潜伏台湾42年,回大陆找到组织》

0 阅读:5780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7

用户10xxx27

41
2025-10-21 23:15

伟大的革命者

用户64xxx54

用户64xxx54

22
2025-10-21 23:22

英雄

观山太保

观山太保

9
2025-10-22 00:04

有信仰的革命前辈

用户10xxx21

用户10xxx21

6
2025-10-22 01:01

信仰和忠诚

山野

山野

4
2025-10-22 03:59

为革命牺牲奉献了一辈子的无名英雄,致敬老英雄

用户89xxx54

用户89xxx54

4
2025-10-22 03:49

需要好几年的核查吗?

金中

金中

2
2025-10-22 02:57

前赴后继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