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人对中国人征收船舶费开始,中美之间就不再是贸易战了。 这可不是简单加关税

非常盘点中 2025-10-21 18:34:47

从美国人对中国人征收船舶费开始,中美之间就不再是贸易战了。 这可不是简单加关税的小打小闹,而是给中国船舶量身定做了 “进港门槛”:中国船东运营的船,每航次每净吨要交 50 美元,要是外国公司用了中国造的船,也得按每净吨 18 美元或每集装箱 120 美元掏钱,而且这费用 3 年里还得逐年涨。 更鸡贼的是,只要船东改订美国造的船,就能豁免收费,明摆着是逼全球航运公司跟中国造船业切割。但美国显然没算明白航运业的规矩。全球十大航运公司的船队里,大半都是中国制造的船,世界航运理事会早算过账,这政策搞不好会让 98% 的停靠船舶都得交钱。 以前加关税顶多影响某类商品,现在卡港口直接堵死物流通道,不管是中国产的家电,还是东南亚产的服装,只要靠中国船运到美国,成本都得往上飙。 诚通证券算过一笔账,要是一艘船单趟挂靠 3 个美国港口,光这笔费用就可能高达 300 到 1050 万美元,有时候甚至比这趟航行的总收入还高。 这钱最后肯定得转嫁到物价上,世界航运理事会说了,美国消费者每年可能得多掏 300 亿美元,核心通胀率都得往上跳 0.2 个百分点。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自己的产业链先扛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急得跳脚,因为亚洲买家本来就因为运力波动减少采购,现在运费一涨,美国大豆更没竞争力了,有些出口商连运输报价都拿不到。 美国港口联合会也反对,说这政策会把货物都逼到墨西哥、加拿大的港口,美国港口的生意少了,基础设施升级的钱都没着落,中小港口更是得喝西北风。 就连美国贸易代表自己都含糊,之前说要收百万美元的高额费用,被业界骂惨后又改成按吨位收,明显是没考虑清楚后果就瞎施策。 中国这边的反制更见功力,10 月 14 日直接跟着出台了《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实施办法》。表面看收费标准跟美国差不多,从每净吨 400 元人民币起步逐年递增,但藏着个关键招:只要是美国资本持股 25% 以上的船舶,都得交钱。 要知道美国航运资产里 40% 都是华尔街资本掌控的,摩根大通、贝莱德这些巨头手里的船队一抓一大把,这么一算,受影响的国际船舶得有 3120 艘,占全球船队的 3%。更狠的是把韩华海洋的美国子公司列入清单,这家厂承担了美国一半的大型商船建造任务,一下就掐住了美国造船业的咽喉。 其实美国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根本接不住转移的订单。美国造船产能还不到中国的 1/230,大部分产能还都用在军船上,就算政策逼走订单,每年也就能多拿不到 1.6 万 DWT 的订单,跟全球 1.78 亿 DWT 的总量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 日韩那边也指望不上,他们的造船板价格比中国高 20% 多,还缺工人,根本填不上中国占全球一半的产能空白。法国达飞集团前段时间还跟江南造船签了 12 艘大船的订单,摆明了不信美国那套。 说到底,这哪还是什么贸易战,分明是美国想靠单边手段抢供应链主导权的豪赌。以前跟商品较劲,现在直接卡航运通道,本质是想打断中国在造船和物流领域的主导地位。 但航运业的规矩从来不是谁嗓门大谁说了算,中国手里有产能、有市场、有精准反制的手段,美国想靠一笔 “进门费” 就改写游戏规则,恐怕最后只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毕竟在全球化的盘子里,谁也离不开谁,真把航运这条血管堵死了,最先憋死的可能是自己。这事儿要是让美国农民来说,估计得吐槽:关税涨了还不够,现在连船费都坑人,这哪是保护产业,分明是砸我们的饭碗!

0 阅读:398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