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集体倒戈!”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余国集体宣布,将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一场席卷全球的“承认潮”正在上演。 西方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动,看起来是外交上的大动作,其实是国际政治里各方博弈积累的结果。目前联合国193个成员国中,有147个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个数字超过了三分之二。 法国、英国这些过去总跟着美国走的国家,现在加入进来,明显是算准了利害关系。国内民意是个大推手,超60%的民众赞成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支持率让政客们没法硬扛下去。法国议会之前就投过票,已经把选民的声音摆上台面了。 政客们明白,选票捏在老百姓手里,尤其欧洲多国面临选举,忽略主流意见等于自找麻烦。英国和加拿大也一样,阿拉伯裔选民越来越多,左派政党一直鼓吹承认巴勒斯坦,街头示威一波接一波,政府再不表态,恐怕社会就乱套了。 这些民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巴以冲突打了这么多年,媒体报道铺天盖地,老百姓看多了,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当同情巴勒斯坦成为大势,政策调整只是迟早的事。 能源问题也是关键因素。过去西方国家不承认巴勒斯坦,有点看美国脸色的意思,但现在不一样了。俄乌冲突后,欧盟43.5%的天然气从俄罗斯进口,现在这条路堵死了,只能转向中东的沙特、卡塔尔这些国家。 2023年后,沙特对欧洲的石油出口量翻倍,欧洲人取暖开车越来越靠中东油气。这时候还死扛不承认巴勒斯坦,得罪中东大佬,冬天挨冻的可是自家民众。 澳大利亚在中东市场投了不少本,贸易部长早放话要开拓新市场,他们的矿产和农产品要卖出去,总不能老跟阿拉伯国家对着干。 加拿大小麦和油菜籽出口也瞄准中东,真把关系搞僵,农民的票就飞了。美国在中东影响力弱了,沙特都敢跟美国讨价还价,西方国家看清了,与其当冤大头,不如自己找退路。 中东格局的变化是核心。去年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和好,这事太关键了,让中东国家意识到,不靠美国也能解决问题。中国斡旋成功,让西方发现自己在中东的话语权在流失。 以前中东是美国说了算,西方跟着分杯羹,现在沙特、伊朗抱团,还拉中国合作,西方要是不调整,早晚被甩开。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扩建定居点,联合国秘书长都公开说这违反国际法,英国、德国这些国家表面谴责,但总不能一边喊维护国际法,一边不承认巴勒斯坦国,这说不过去。 两国方案对西方也有利,以1967年边界建巴勒斯坦国,能稳住中东局势,能源通道安全,贸易才好做。要不然天天冲突,欧洲天然气供应、澳大利亚矿产出口都得遭殃。 在国际政治里,没永恒朋友,只有永恒利益,当承认巴勒斯坦的好处大于得罪美国的风险,这些国家自然选划算的。这不是突发善心,而是权衡后的结果,在联合国大会上举手,就能换来选票和中东市场,谁不干这种买卖?
普京为特朗普提出结束战争的条件本周,克里姆林宫主人普京在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1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