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综合股去年来了个小姑娘叫苏晴,985研究生毕业,考进来时笔试面试双第一,看着文静,干活却一点不含糊。每天早上我们到办公室,她早把开水烧好、桌面擦干净,跟着老陈学写材料,教一遍就会,连老陈都跟我们说:“这孩子眼里有活,以后肯定出息。” 谁知道她来才二十多天,就被李局长叫去了办公室。那天下午我们都在猜,是不是小苏哪里做得不好,结果等她出来,脸有点白,坐在工位上半天没动。后来隔壁股的小王说,他路过听见局长提自己儿子,还说“要是处得好,半年后给小苏提副科”——这话一传开,办公室里就炸了锅。有人说小苏运气好,刚入职就有这机会;也有人撇嘴,说“还不是靠走关系”,连给小苏安排活时,都带着点“看她能得意多久”的意思。 我私下跟小苏聊过,劝她“局长也是好心,要不先接触看看,体制内有人帮衬着,少走不少弯路”。她却摇摇头,说“姐,我想先把活干好,其他的顺其自然”。之后局长安排的“家庭聚餐”,她总说要赶材料;局长让她跟着去局务会旁听,她每次都坐在最后排,笔记记了满满两大本,从没主动跟局长搭话;连局长儿子借着送文件来单位,想约她吃饭,她也只说“谢谢,下班要回家看书”——后来才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在备考法律职业资格证,周末也泡在图书馆。 真正让大家对她改观的,是三个月后的营商环境调研。局里抽了五个人写报告,小苏是唯一的新人。我们都照着往年的模板改改数据,她倒好,每天早出晚归,跑了十几家企业,连周末都在政务服务大厅蹲点,最后交出的报告里,不仅有详细的数据分析,还拿出了“企业办事流程简化方案”,甚至标注了每条建议的法律依据。这份报告交到市局,直接被评为优秀,局长在全局大会上拿着报告说:“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干劲!” 后来综合股股长退休,竞选时我毫不犹豫投了小苏——这三个月里,她写了十七篇材料,参与了四个重点项目,连最难缠的历史遗留档案整理,都是她主动牵头完成的,连之前说风凉话的同事,都忍不住说“小苏确实配得上”。最后她全票当选,没人再提局长当初的“许诺”,因为大家都看在眼里,这位置是她自己凭本事挣来的。 有次午休我跟小苏一起吃饭,问她当初就没动心吗?她笑着说:“怎么没动心呢?刚毕业就能提副科,谁不想要?但我知道,靠别人给的位置,坐不踏实,只有自己真有本事,大家才会服你。”现在偶尔能看到局长儿子来单位,不过是跟着发改委的考察组一起,小苏跟他交流工作时,谈吐从容,一点没有当初的拘谨。连老陈都跟我们说:“这孩子比我当年清醒多了,以后肯定比我们都强。”你们说,在单位里,到底是“有人扶”靠谱,还是“自己硬”更实在?
我们综合股去年来了个小姑娘叫苏晴,985研究生毕业,考进来时笔试面试双第一,看着
莉莉李
2025-10-22 10:53: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