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张雪峰的话,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他说当年那些上课跟老师拍桌子的刺儿头,根本没消失——他们只是把“整活”的本事,提前练到了社会里。 你是老师家的乖孩子,从小信“努力比什么都强”,进了小公司才发现,对接的正是这帮人。 我闺蜜就是现成的例子:爸妈都是高中老师,她进了家做电商的小私企,天天被老油条当“工具人”——自己熬夜写的直播脚本,被组长改成自己的名字汇报;帮同事带的客户,成交后提成算别人的;最后连“漏填表格”的锅都扣她头上,哭着辞了职。 你以为世界是“拼本事赢”的泳池,可人家玩的是“拼心眼活”的拳击台。你拿真心换真心,人家拿你当梯子;你拼着劲把事做好,人家拼着劲把领导哄开心。 这不是谁欺负谁,是“规则不匹配”——你习惯了靠实力说话,可有人早学会了靠“手段”生存。 为啥要拼命读书考名校?不是为了学历多光鲜,是给老实人找个“讲规则”的场子啊! 在好的环境里,你的“踏实”不会被当成“傻”,你的“认真”不会被当成“愣”——那些你从小相信的“真理”,终于不用再被踩在脚下。 读书哪是无用功?是老实人给自己买的最实在的“保护罩”:它帮你筛掉那些“耍心眼比做事重要”的圈子,让你的努力,真的能被看见。 你们身边有这样的“老实人困境”吗?评论区聊聊,咱一起给老实人支支招~
一个在印度留学的中国学生,谈他在印度的留学生活。每个学期他需要交10000多人
【222评论】【4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