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一条声明,这条声明出自美国贸易

地缘历史 2025-10-22 13:51:37

10月21日,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在社交平台上转发了一条声明,这条声明出自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之手,内容通篇指责中国“以胁迫手段打压美国企业”。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美方政客惯用这套“先喊痛、后出拳”的表演技法,每回都换个配方,实则一脉相承。   美方的“被害者叙事”已经成了他们贸易策略的一部分,只不过这回,他们选错了时间,也选错了对手。   从5月中旬起,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曾短暂“升温”。   日内瓦会议上,两国代表刚刚签署了互降关税的联合声明,美国还主动把中国从“战略竞争对手”改称为“合作伙伴”。   庞德伟本人也在那时刚刚赴任北京,口口声声说要促进安全与繁荣。可这场面话还没说热乎,美方就开始变脸。   到了10月,不仅美国贸易代表对华又发起301调查,还开始炒作中国对韩华海洋的反制是“胁迫”,硬是要把自己的干预说成别人的威胁。   庞德伟的声明不过是前戏,真正的手段早就摆在台面上。就在格里尔发表声明的同一周,美军两艘核航母悄然驶入中国周边海域。   而特朗普政府也毫不遮掩地抛出三项“条件”,企图以军事威慑换取经济让步。   从大豆采购到稀土出口,再到打压芬太尼,这些“交易条件”背后,是赤裸裸的强权逻辑。   你不顺我意,我就派军舰;你不买我货,我就加你税;你敢反制,我就叫你“胁迫”。   更可笑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施压的同时,却又开始指责中国“控制供应链”。   10月中旬,中国商务部宣布对韩华海洋在美的五家子公司实施反制措施,禁止在华企业与其交易。   这一举动直接打击了美韩联合推进的1500亿美元造船投资计划。   你对我船舶加税,我就让你造船项目卡壳。你动301,我就动港务费。规则对规则,逻辑清清楚楚。   美国企业界对此感受最深。10月14日,中国港口对美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其中光是美森轮船一艘货轮,就在宁波港被收了445.8万元人民币。   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依赖中国港口的美方航运企业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   而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也已归零,采购订单转向南美。美国农民从春天盼到秋天,最后只能望仓兴叹。   庞德伟的角色本该是沟通的桥梁,但他却更像是传声筒。   身为特朗普的老友与前参议员,庞德伟在履职初期打出一套“商业牌”,表面上希望以合作破冰,但到了10月,他的言行却越来越政治化。   不仅在公开声明中附和格里尔的“经济胁迫论”,还在社交媒体上频频转发白宫对华鹰派言论。   他的双重身份也揭示了美方对华政策的根本矛盾:一方面,他们极需中国市场来缓解自身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始终无法放下“遏制中国”的冲动。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所谓的“自由市场”,在这场争端中被他们自己撕了一个粉碎。   他们嘴上说要保护全球投资自由,实际上却处处设限。   中国企业若涉足美国港口、能源、科技等领域,立刻遭遇“国家安全”审查;甚至连一颗芯片、一台起重机,也能被扣上“战略物资”的帽子。   而当中国对等回击时,他们却又扯起“胁迫”大旗,仿佛世界只该听他们的。   眼下,庞德伟和格里尔的“双人合唱”还在继续,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也还没收场。   中国不是是任人指责的对象,也不是逆来顺受的市场。

0 阅读:1125

评论列表

半生神仙半生

半生神仙半生

3
2025-10-22 22:30

022前出锁定航母,随时准备反击。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