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柔在88岁时病逝,他出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是晚清的下级军官,后来开了中药铺子,

景铄看科技 2025-10-22 15:53:28

周至柔在88岁时病逝,他出生于富裕家庭,父亲是晚清的下级军官,后来开了中药铺子,周至柔最喜欢陆游的诗,本名叫周百福,参加国民党以后改成了周至柔。   他出生在一个条件还算不错的家庭,这在那个军阀混战、百姓流离的年代,已经是相当幸运。   他父亲是清末的一名下级军官,退役后开了一家中药铺子,算得上“文武兼修”的典范。周家虽不算豪门,但在地方上也有几分薄面。   小周从小耳濡目染,既见过父亲穿军装的英姿,也见过他坐在柜台后面一边抓药一边念《本草纲目》。这两种生活形态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或许也为他后来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他原名周百福,不过进入黄埔军校以后,他自己改了名字,取名“至柔”。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出自《老子》里的那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显然不是随口一取,多少带点哲思意味。   周至柔是黄埔一期,和蒋介石、杜聿明、林彪这些人算是同期校友。只不过他没走陆军那条路线,而是投身于空军建设。   这个选择在当时算是冷门,毕竟彼时中国空军几乎是从无到有,训练飞机都要靠外国进口,飞行员更是凤毛麟角。   他愿意蹚这条水,既有胆识,也说明他看得远。抗战爆发后,周至柔几乎是国军空军的代言人,既要应对日军空袭,又要协调各方资源,他的调度能力在战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空军在1937年前的基础极为薄弱,飞机数量不多,飞行员训练也不系统,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周至柔带领下的空军在战争初期打出了几次颇有声势的空战,尤其是在南京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期间,空军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他不是一线作战的飞行员,但他是后方最关键的指挥者。有人说他是“空军的建筑师”,这个评价并不过分。   当然,作为国民党的高层将领,周至柔的政治态度也始终和蒋介石保持一致。他在抗战胜利后继续担任空军总司令,并多次陪同蒋介石出席重要外交活动,比如1946年陪同蒋前往印度尼西亚访问,在国际场合上也代表着国民政府的军事形象。   这种政治上的紧密联系,在1949年后也决定了他的人生走向——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   到了台湾之后,他没有如一些将领那样被边缘化,而是继续参与军政事务,后来还担任了“国防部部长”、“总统府战略顾问”等职务。   他在台湾的影响力不如在大陆时期那样突出,但在军界仍有分量。尤其是在空军系统内部,周至柔被视为奠基者之一,他的名字至今仍被台湾一些军事机构保留在纪念牌匾上。   有趣的是,周至柔是个很有文化情怀的人。他最喜欢的诗人是陆游,这点在他晚年的回忆文章中多次提到。   他尤其喜欢陆游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坚韧气质,也许是因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和陆游某种程度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忠于国事但未能尽遂所愿,都是文人气质与家国情怀并存。   从周百福到周至柔,从军官之子到空军统帅,他的人生轨迹并不算跌宕起伏,但却极具代表性。他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中国近代军事体系从无到有的亲历者。   周至柔88岁去世,走得不算早,也不算晚。他的一生,跨越了清末、民国、抗战、内战与迁台,见证了中国从积贫积弱到奋起抗争的全过程。

0 阅读:33
景铄看科技

景铄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