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怀有身孕的王静,自以为做了美梦,她逼走了孔祥明,如愿成为聂卫平的第二任太太,殊不知她眼前这个男人,给不了她幸福,还会用同样的方式伤害她。 2023年北京社区剧院后台,暖黄的灯光照在戏服上。 68岁的王静对着镜子系盘扣,手指有些发颤。 镜子里的人头发已白了大半,眼角的皱纹藏不住岁月痕迹。 她拿起剧本默念台词,思绪却飘回1990年那个冬天。 那年她怀着身孕,以为嫁给聂卫平,就能握住一辈子的幸福。 1995年的一个周末,王静独自带着刚满四岁的儿子去公园。 儿子拉着她的手问“爸爸怎么不陪我们”,她只能强装笑脸说“爸爸忙”。 那天聂卫平在外地参加围棋活动,连电话都没打回来。 回家路上,儿子趴在她肩头睡着,她看着街边万家灯火,突然觉得委屈。 结婚五年,聂卫平在家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年,家里的事全靠她扛。 有次儿子发烧到39度,她抱着孩子去医院,排队时差点晕倒,聂卫平却在电话里说“比赛要紧”。 而此时的日本大阪,孔祥明正带着15岁的孔令文参加围棋少年赛。 比赛前一晚,孔令文紧张得睡不着,孔祥明坐在床边给儿子讲棋理。 “下棋和做人一样,别急着赢,先把每一步走稳。”她轻声说。 孔令文后来回忆,在日本的那些年,母亲白天教棋,晚上陪他复盘。 有次孔祥明感冒发烧,还坚持给学生上课,课后直接晕倒在教室。 正是这份坚韧,让孔令文慢慢爱上围棋,后来成了职业棋手,还娶了日本围棋名将小林觉的女儿。 时间拉回1990年,聂卫平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时,孔祥明没有哭闹。 她只提了一个要求:“儿子跟着我,以后姓孔,跟聂家没关系。”离开北京那天,她背着简单的行李,牵着年幼的孔令文去机场。 有记者追着问“恨不恨聂卫平”,她只是摇头:“孩子还要长大,不怨了。” 到日本后,她租了间小公寓,白天在围棋学校教课,晚上翻译棋谱赚外快。 有次学生家长送她一箱苹果,她分了一半给邻居——那是她来日本后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2000年,王静拿着离婚协议书,手比当年签结婚证书时更抖。 聂卫平提出离婚时很平静,甚至没问儿子的抚养权归属。 王静看着眼前这个男人,突然想起1990年他求婚时的样子。 那时他说“会让你过上好日子”,如今却连一句道歉都没有。 离婚后,王静搬去和母亲住,找过几个工作都不顺利。 后来社区招文艺志愿者,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没想到一干就是二十年。 她教老人唱歌,带孩子排话剧,慢慢在社区里找到了存在感。 2013年,聂卫平确诊癌症,住院期间全靠兰莉娅照顾。 兰莉娅比聂卫平小23岁,以前是棋迷俱乐部的员工。 她每天熬粥、擦身,帮聂卫平按摩浮肿的双腿。 有次聂卫平疼得厉害,兰莉娅握着他的手哭:“会好起来的,咱们还没陪女儿长大。”那段时间,聂卫平偶尔会想起孔祥明和王静。 他给孔令文打了个电话,孔令文只说了句“好好治病”,就挂了电话。 而王静,在电视上看到聂卫平生病的新闻,只是叹了口气,继续教社区老人唱《茉莉花》。 如今,王静还在社区剧院忙活,每年春节都会排一台晚会。 她的儿子成了一名程序员,偶尔会接她去家里住几天。 母子俩很少提聂卫平,就像那段婚姻从未存在过。 孔祥明早已退休,在日本定居,偶尔会回中国参加围棋交流活动。 孔令文和女儿经常陪在她身边,一家三代其乐融融。 聂卫平身体好转后,偶尔会出现在围棋公益活动中,身边总有兰莉娅陪伴。 他的女儿已经上了大学,父女俩关系很好,这是他前两段婚姻里从未有过的温暖。 三个女人,三段婚姻,三种人生。 孔祥明靠自己的坚韧,在异国他乡活出了尊严;王静在婚姻失败后,从社区文艺中找到了新的价值; 兰莉娅用温柔和付出,给了聂卫平晚年的安稳。 岁月流转,那些曾经的恩怨早已淡去,只剩下各自安好的平静。 就像围棋里的棋局,每一步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最终都要自己走完剩下的路。 主要信源:(海峡都市报——聂卫平三段婚姻:首任是棋手 第三任小他23岁(图))
申真谞在2025年中国围甲联赛彻底失去外援资格,这事搅动了棋圈!顶尖棋手的舞台突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