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女子在表店试戴21万元名表,谁知过程中手表不慎滑落,表面出现了裂痕,店家索赔3.1万元维修费,女子称这是意外拒赔,而且店员也没提醒不能试戴,双方闹上法庭,法院最终判了!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今年9月22号,法治进行时报道了北京一个女子因为买表闹出来的纠纷,那天北京的夜色刚刚亮起霓虹,赵女士陪着闺蜜逛商场。 两人穿着精致,步履轻快,正是那种让店员一眼就判定为潜在大客户的模样,她们拐进了一家名表旗舰店,柜台后那位小姐姐立刻笑容盛放。 赵女士本没打算买,只想随口看看,谁想到这一眼,却成了接下来一场纠纷的开端。 柜台里的手表在灯光下闪得刺眼,几十万的标签看得人心跳加速,赵女士的闺蜜先试了一款,笑着转腕,比划着问她好不好看。 赵女士看着那一排小巧的表壳,忍不住伸手拿起一只月亮美人系列的表,于是便低头准备试戴。 就在那一瞬间,手表从她的指缝间滑了出去,她条件反射地去接,可惜速度慢了一步——啪的一声,手表砸在玻璃柜台上,那声音轻微却比雷还响。 赵女士的心几乎要跳出来,她立刻捡起来端详,发现镜面看着完好,便松了口气,可工作人员接过后,眉头皱成了川字。 她拿着表对着灯打光看,终于在表盘边缘发现一条细微的裂纹,肉眼不仔细看确实难察觉,但那道裂纹偏偏像一条命运的分界线,清清楚楚地写着“这下麻烦大了”! 不一会儿,店员回来说,厂家那边确认过了,换个表盘得三万多,赵女士一听心立刻凉了半截。 她解释自己不是故意的,也没想到表这么脆,况且店员就在旁边,没人说不能试戴。 再说了,这么贵的表难道就一点防摔性能都没有?对方却坚持,顾客未经许可擅自拿表试戴,理应赔偿,双方一来一回,谁都不肯让步,最后只好对簿公堂。 到了法院,监控视频成了关键证据,画面里,赵女士确实是自己伸手拿表、自己戴上去的,但店员全程站在旁边,看着她操作却没有出声阻止,也没提醒,这细节成了案件的转折。 法院认为,赵女士的确有过失,毕竟她亲手让手表摔了,可店家也不是全然无辜,在顾客明显要试戴的情况下没有履行提示义务,也存在一定责任。 有错要赔,但对方也有错的,可以减轻责任,最终法院判赵女士承担主要责任,赔偿1.78万元维修费,而不是商家主张的3.1万元,这个数额算是对意外与责任之间的一次平衡。 这场纠纷传开后,网上议论不小,有人拍手称快,说判得公道,试戴名表摔坏,不能一句不是故意的就完事。 也有人替赵女士打抱不平,觉得商家服务意识太差,让顾客独自摸索操作高价物品,责任也脱不了干系。 更有网友打趣道,以后进奢侈品店得先上个培训班,学会正确试戴姿势。 其实,类似的事不只这一桩,有人在玉器店不慎摔了镯子、有人在家具展厅碰坏了瓷瓶,每一次争论的核心都绕不开那句话——“我不是故意的”。 可法律讲究的是结果与责任的对应关系,手表确实是在顾客手中损坏的,哪怕是无心之失,也得为过失埋单,但与此同时,商家如果没有履行应尽的提醒、引导职责,也要承担一部分后果。 对此,大家觉得赵女士应该负责吗?
北京一女子在表店试戴21万元名表,谁知过程中手表不慎滑落,表面出现了裂痕,店家索
叁号知识局
2025-10-22 19:15: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