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贯通式培养只是中考有限改革#,#上海成都辟谣取消中考#】10月20日,上

大皖新闻 2025-10-23 09:09:43

【#推进贯通式培养只是中考有限改革#,#上海成都辟谣取消中考#】10月20日,上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试点长学制贯通培养模式,支持优质高中向下延伸、优质初中向上延伸办学,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完中和含高中的一贯制学校。无独有偶,四川成都今年起也有多所学校试点“小初高”十二年贯通式培养和“初高”六年贯通式培养。

不少舆论将两地举措解读为“取消中考”的重要探索,并期待上海、成都的改革模式能在全国推广。但客观而言,这距离全面“取消中考”还很远。成都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就明确表示,当前推行的贯通培养试点是一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不影响全市中考制度的正常实施。

推进贯通式培养,只是推进中考改革,给学生多一个选择。总体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贯通式培养有两种模式:

一是一般普高贯通式培养模式。如成都试点贯通培养的学校,基本属于中等层次的普高。这类学校对学生吸引力有限,主要面向预计今后考入普高存在困难的学生群体,因此,其招生采取自主申请方式,不进行考试遴选,中途学生也可以退出。

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普职分流焦虑。选择该模式的学生,“保底”可以进普高,但并不能减轻学生的整体升学压力。

一方面,各地仍存在“超级高中”、重点高中、示范高中等办学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的普职比并不是1:1,2024年全国的平均普职比已超过7:3,且未来可能会提高。从出生人口变化趋势看,到2034年左右,如果普高规模保持不变,我国有望实现所有适龄学生都进入普高。中考竞争,其实主要是进入优质普高的竞争。

二是重点高中贯通培养模式。我国已有部分地区的优质高中学校试点这一培养方式。由于这类学校多为当地顶尖高中,对学生吸引力很强,学生若想进入贯通班,要参加考试并通过严格遴选。但这类贯通班也因此被质疑“掐尖”抢生源,加剧家长拔苗助长,导致超前教育现象。

由此可见,推进贯通式培养,只是中考改革的有限改革,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以“贯通培养”名义的违规招生行为,社会各界需要理性对待。社会舆论对“取消中考”的期待可以理解,但“取消中考”的前提是,全面推进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取消重点高中制度——这一目标面临着巨大的现实阻力。

且不说高中阶段取消重点学校的难度,即便在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变相的重点学校、重点班。对于义务教育学校均衡编班,很多家长质疑其不利于因材施教。针对县中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严禁省属、省会城市高中违规面向县域掐尖招生”,不少家长担忧这会影响县域内学生接受更高质量高中教育的机会。

一边是“取消中考”的强烈期待,一边是想上“更好高中”的现实诉求,两者其实是矛盾的。对此有人解读,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更希望取消中考,让孩子有机会上好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家长则倾向于强化中考作用,主张按中考成绩决定学生进入什么高中。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将高中教育“分层”与“分等级”思路。

所谓“分层”,是把职业教育作为低于普通教育一个层次的教育,导致“普职分流”异化为“普职分层”。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取消对职业教育的层次教育定位,将其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要按类型教育的定位,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地位,深入推进普职融通发展。

“分等级”则是把普通高中分为不同等级,以非均衡发展的思维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办学。随着我国教育进入普及化时代,发展高中不能再延续这一理念,而需转向均衡化与多样化的思路,既要推进高中多样化办学,也要推进高中均衡发展。

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是,把所有高中都建设为融合普高学术课程与中职技职课程的综合高中。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由学生自主选择普高学术课程或技职课程。高中毕业后,学生可根据选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报考普通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在将所有高中都办为综合高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综合高中均衡发展,才有可能取消中考、实行就近免试入学,甚至在条件成熟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安徽时评)

0 阅读:9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