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24岁的八路军副旅长,红着脸去跟一个女排长相亲,谁知,女排长却说:“我参军不是给别人当老婆的!” 1939年,19岁的女排长黄克把这句话摔在王尚荣面前时,王尚荣的脸涨得通红,手指把军装搓出了褶皱。 那时的王尚荣早已是身经百战的老将,16岁参加红军,长征时带伤强渡金沙江,山西河庄伏击战中左肺被日军机枪击穿,从鬼门关爬回来后刚升任副旅长。 可这位在战场上从不皱眉的硬汉,却一直被战友们揪着“个人问题”不放。独立 1旅七位团级干部里,只有他到现在还是单身。 被介绍给王尚荣的黄克,性子比石头还硬。河北姑娘放弃县城教员的安稳,瞒着家人跑到延安,抗大毕业时摔碎钢笔拒绝留任,非要上战场。 急行军时脚踝被滚石砸中,她拄着树枝走完全程,半句苦也没喊。在她眼里,扛枪打仗是唯一正经事,相亲简直是对革命的亵渎。 可是热心的战友们没放弃撮合,参谋长干脆把黄克调到旅政治部,让两人隔着土墙办公。王尚荣想找机会解释,却总找不到合适的机会,直到齐会战斗的炮火打破了僵局。 当时王尚荣左肩中弹,捂着伤口在指挥所调度,黄克在转移伤员时冲上去给他包扎。嘴上抱怨着:“你这人打起仗来不要命!”手上的绷带却缠得格外紧。 王尚荣这时才闷声挤出一句:“相亲的事你不愿意,绝不勉强。”硝烟里,两人的目光第一次有了实质性的接触。 1940年秋,一场简单的战地婚礼在战友们的见证和祝福声中举行。王尚荣布置完伏击任务,带着一身草屑赶回来。刚要背新娘,日军偷袭的枪声就响了。于是,便留下了“别人入洞房,我们入战场”的佳话。 婚后的日子,是聚少离多的考验。王尚荣很快重返前线,肩负军事重任,黄克则留在后方,从事教育工作,同时抚养孩子。战争年代的分离,意味着每一次告别都可能是永别。 书信稀少,生死未卜,黄克常常在深夜独坐,牵挂丈夫的安危。但她从无怨言,因为她深知,这份爱情不仅仅是私人的羁绊,更是对革命事业的支撑。 1980 年王尚荣瘫痪,黄克自学按摩,每天雷打不动地给他推拿,硬生生把医生预言的“两年寿命”延长到八年。 2000 年王尚荣临终前,攥着黄克的手,说不出话,只盯着床头柜里那叠泛黄的信,那是战争年代他写下后,又藏起来的心事。 在那个家国破碎的年代,他们先做战友,再做爱人,用一生证明:最好的感情,是并肩作战,是患难与共,是战火中的相互依靠,更是平凡日子里的温柔坚守。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王尚荣》 中国知网|《王尚荣与黄克夫妇“激情燃烧的岁月”》 中国文艺网|《两次采访开国“战将”》 文|墨海 编辑|史叔
一个军长,能不能私自调动一个团的部队?就这么说,没有军委命令,哪怕你是战区司令,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