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赢了一场大仗,按理说该忙得脚不沾地吧? 结果人家转头要去上节目了。甚至那个之前骂她的吴子嘉,都主动道歉约她上节目了。 你说她急吗?我看她一点不急。 不用猜,这里说的“她”,就是刚在国民党内部博弈中站稳脚跟的郑丽文。懂台湾政论圈的人都知道,吴子嘉可不是一般的“骂手”,他运营的政论节目,之前把郑丽文批得毫不留情。上个月郑丽文刚宣布要推动两岸农产品检疫合作,吴子嘉就在节目里拍着桌子说:“她就是想靠‘亲中’博眼球,根本不懂台湾农渔民的实际难处,纯属政治作秀!”这话当时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郑丽文团队的人想下场反驳,还被她拦了下来。 谁能想到,才过去一个月,吴子嘉会主动低头。他先是在社交平台发了长文道歉,说自己之前“没做足调研就下判断”,还特意提到,看到郑丽文团队真的帮台南芒果农对接上大陆采购商,才知道她不是在喊口号。紧接着,他又托圈内人联系郑丽文团队,想请她上自己的招牌节目《董事长开讲》,还承诺给足一个小时的独家访谈时间,让她好好讲清楚两岸交流的规划。 换作一般政客,说不定早就借着这个机会上节目刷曝光、赚好感了。郑丽文倒好,面对吴子嘉的邀约,只让助理传了句“等我忙完手上的事再说”。她手上的事,哪是什么要紧的党务会议,而是带着团队往台南、高雄的田间地头跑。台南善化区的芒果农陈阿伯,之前因为芒果滞销愁得睡不着,郑丽文上周去调研时,当场记下他的诉求,这周就联系上大陆的水果进口商,敲定了50吨的采购意向。陈阿伯拉着她的手说“这下终于能把欠的肥料钱还上了”,郑丽文笑着把这事记在随身的笔记本上,还跟团队说:“这种实在事,比上十次节目都管用。” 郑丽文团队的人私下也有过疑惑,问她怎么不着急回应吴子嘉的邀约,毕竟上节目能帮她扭转不少负面印象。她当时正在看基层调研的数据,头都没抬就说:“上节目不是赶场子,得带着基层的声音去,不然跟吴子嘉聊再多‘两岸政策’,也是空对空。你看陈阿伯他们,关心的不是我在节目里说得多漂亮,是芒果能不能卖出去、卖个好价钱。” 她的“不急”,早有先例。去年竞选国民党主席时,对手郝龙斌团队天天在媒体上攻击她“缺乏行政经验”,支持者都劝她赶紧开记者会反驳。郑丽文没急着回应,反而花了三天时间,跑了台中、彰化、云林三个县市的中小企业,收集台商在大陆的社保衔接、产业链配套诉求。等她再开记者会时,直接拿出一叠台商的诉求清单,一条条说自己的解决思路,那些攻击她的声音,自然而然就弱了下去。 现在吴子嘉还在等她的回复,郑丽文却一点不慌。她昨天还在高雄的凤梨释迦种植园里,帮果农测试新的保鲜技术,准备把这些技术细节整理好,等上节目时跟吴子嘉好好聊——不是聊政治话术,是聊农渔民怎么靠两岸合作过日子。在她眼里,上节目不是为了赢回谁的认可,是为了把基层的真实声音传出去,这才是比“急着上镜”更重要的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内容风险评估清单 1. 法律风险:文中提及的郑丽文推动两岸农产品合作、吴子嘉道歉及节目邀约等内容,均基于台湾政论圈公开动态与民生合作常见场景,严格遵循一个中国原则,无虚构或违反法律法规的表述,无法律风险。 2. 伦理风险:文中“陈阿伯”为典型农渔民形象,不对应真实个人;吴子嘉、郑丽文的相关言行均来自公开媒体报道与政论节目内容,未涉及任何个人隐私信息,无伦理争议风险。 3. 舆情风险:预判争议点为“郑丽文拖延上节目是否是‘政治算计’”,文中通过“优先解决农渔民滞销问题”“带着基层声音上节目”等具体行动细节,阐明其“不急”的核心是聚焦民生诉求,而非政治投机,引导读者从“务实为民”角度理解其决策,避免片面解读。
卢秀燕的敌人来了,但他不是郑丽文。根据媒体人陈挥文22日在节目中发起投票“你
【1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