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张伯驹欲为潘素赎身,他递给老鸨一沓钱,没想到老鸨却冷笑道:“她已许给中将臧卓,带她走?没门!” 张伯驹要带走的这位女子,名叫潘素。 潘素并非寻常风尘女子。她本是苏州城内的贵女,只因家道中落,被继母卖入了青楼。 但潘素有自己的底线。她容貌绝美,精通琴棋书画,尤其擅弹一手好琵琶。到了青楼,她立下规矩:只卖艺,绝不卖身。 老鸨看她才艺出众,能吸引达官显贵,是棵摇钱树,便也勉强答应了。一时间,潘素的名号传开,许多人慕名而来,只为听她一曲。 这其中,就有37岁的张伯驹。 张伯驹是民国时有名的“风流才子”,酷爱书画戏曲。一日,他听闻潘素的弹唱,惊为天人,当即要求老鸨引见。 两人一见,张伯驹惊叹其容颜,潘素也倾慕其坦诚直率。 趁老鸨不备,潘素抓住了这次机会,她拉住张伯驹恳求:“张先生,我虽在青楼,但我还是清白之身,你能不能带我走?” 张伯驹对潘素本就一见钟情,当即许诺:“你放心,明天我就带你走。” 于是,便发生了开头那一幕。张伯驹准备了厚厚一沓钱,要为潘素赎身,老鸨却直接拒绝,并搬出了国民党中将臧卓。 老鸨本以为,“中将”的名号足以吓退任何人,但她低估了张伯驹。对张伯驹而言,区区一个臧卓,他还没放在眼里。 然而,事情突变。 张伯驹还没来得及安排下一步,臧卓就抢先一步,派人将潘素从青楼接走,带回自己的宅邸,实则软禁了起来。 张伯驹得知消息,并未选择与手握兵权的中将正面冲突。他先是托朋友打听,摸清了臧卓的住处和日常行程。 他瞅准一个时机,趁着臧卓不在家,竟带人直接闯进了臧卓的宅邸,霸气地将潘素接了出来。 这出“英雄救美”的戏码在当时轰动一时。 张伯驹与潘素本就郎有情妾有意,逃离虎口后,两人很快举办了婚礼,成就了一段佳话。 婚后的两人情投意合,在乱世中寻得了一片安宁天地,他们共同的兴趣就是收藏名画古籍。 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与潘素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将他们夫妇二人毕生收藏的,包括《平复帖》在内的无数珍贵名画与国宝,全部无偿上交给了国家博物馆。 对别人来说,这是价值连城的财富,对他们而言,这是献给民族的大义。 【消息源自:《慧心百年,素韵流芳——记张伯驹潘素夫妇的艺术人生》2019-03-15 人民政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