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计划中

烟雨评社 2025-10-24 10:51:18

10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取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匈牙利布达佩斯计划中的会面。特朗普直言,此时会面“不合适”,并认为有必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尽管他希望制裁不会持续太久。 先说说这场会面原本的 “重头戏”。根据美俄双方此前透露的信息,布达佩斯会面主要想谈三件事:乌克兰危机的停火协调、欧洲能源安全合作,还有美俄核武器库的核查机制重启。 尤其是乌克兰危机,最近前线局势出现新变化,俄罗斯刚和乌克兰就人道主义走廊的划定达成初步共识,美方原本想借着会面推动双方进一步落实停火协议,甚至还计划邀请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作为 “中间人” 参与部分讨论。 俄罗斯那边也做了不少准备,普京团队提前公布了对欧洲天然气供应的新方案,打算提议将北溪管道的输气量恢复到战前水平,以此换取美方放松部分技术出口限制。可谁也没想到,会面突然就黄了。 特朗普在宣布取消时提到的 “实施制裁”,其实早有苗头。美国财政部 10 月初就开始评估对俄罗斯实体的新制裁清单,重点瞄准俄罗斯的军工复合体和半导体进口渠道。 有消息说,新制裁可能会限制美国企业向俄罗斯出口用于卫星导航和导弹制导的精密芯片,还会扩大对俄罗斯金融机构的 SWIFT 限制范围,目前已有 12 家俄罗斯银行被列入初步制裁名单。 不过特朗普也留了余地,他在讲话中强调 “制裁不会持续太久”,暗示只要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 “展现出合作态度”,美方愿意随时重启谈判,这种 “施压 + 留门” 的策略,和他以往处理国际争端的风格很像。 俄罗斯方面的反应也很值得关注。克里姆林宫在特朗普宣布取消会面后,只用了两小时就发布了简短声明,表示 “对美方的决定感到遗憾,但尊重美国的选择”,没有出现以往的强硬反击。 不过俄罗斯外交部随后悄悄调整了外交行程,原本计划赴美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俄罗斯代表团,临时更换了团长,由副外长代替外长拉夫罗夫出席,这被外界解读为俄罗斯对美方 “取消会面” 的间接回应。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能源部当天就暂停了北溪管道输气量恢复的相关谈判,原本计划运往欧洲的 3 艘 LNG 运输船也临时改变航线,转往亚洲市场,用实际行动回应美方的制裁威胁。 这场 “取消会面” 的风波,还牵扯到第三方 —— 匈牙利。作为这次会面的东道主,匈牙利为了筹备会议花了不少心思,布达佩斯市中心的会议场馆提前两周就开始封闭安保,当地酒店还预留了近 200 间客房供美俄代表团使用。 欧尔班政府原本想借着这次会面提升匈牙利在欧洲外交中的话语权,毕竟匈牙利一直主张对俄缓和关系,和其他欧盟国家的对俄强硬立场形成对比。 结果会面突然取消,匈牙利不仅损失了前期投入的筹备资金,还得重新协调与美俄两国的关系,欧尔班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无奈表示 “这是一次意外的外交挫折”,但也强调会继续推动美俄对话,不会放弃 “中间人” 的角色。 国际社会对这次取消会面的评价褒贬不一。欧盟大部分国家对美方的决定表示支持,德国总理朔尔茨公开表示 “在俄罗斯没有完全落实停火承诺前,推迟会面是正确的选择”,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呼吁 “所有西方国家应统一对俄立场”。 但新兴市场国家的态度更谨慎,巴西总统卢拉认为 “取消对话只会加剧紧张局势”,印度外交部则呼吁美俄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避免欧洲局势进一步升级。 还有不少外交专家指出,这次会面取消可能会影响后续美俄在核武器管控、太空合作等领域的谈判,毕竟双方原本计划在会面中敲定新一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核查细节,现在这些议题可能会被搁置。 从筹备两个月到突然取消,这场布达佩斯会面的 “夭折”,背后藏着美俄关系的复杂博弈。特朗普提到的 “制裁” 和 “不合适”,看似是临时决定,实则是双方在乌克兰问题、能源合作等议题上分歧的集中爆发。 至于制裁会不会真的 “不持续太久”,美俄后续会不会重启对话,还要看接下来双方在关键议题上的态度变化。 美国试图以制裁代替战略,欧洲在追随与自主间挣扎,俄罗斯则用战场推进抵消外交孤立。当“特普会”成为过去式,俄乌的硝烟恐将继续弥漫——除非有谁能真正握住那个比领导人脾气更重要的“开关”:和平的共同决心。 信源:海外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