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6700多亿建设雄安,面积相当于3个纽约,如今咋样了? 冀中平原上那片广袤土地,本是农田连片,谁知一纸规划就搅动全国目光。国家砸下6700多亿,划出相当于三个纽约的版图,八年光阴弹指过,谁敢打包票说它已成气候?如今走近雄安,总有股子新鲜劲儿扑面而来,这千年大计到底落脚何处? 雄安新区从2017年4月1日设立那天起,就被定位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规划范围约2000平方公里,起步区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200平方公里,这块地儿大小顶得上三个纽约市区。国家战略眼光长远,这里要疏解首都压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初期投资就定在6700多亿,主要砸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八年下来,累计完成投资已超8300亿元,开发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起步阶段,路网框架先搭起来,总部商务区和互联互通区逐步成型。这样的布局,不是简单盖楼,而是为区域均衡注入新动能。 交通便利是雄安最接地气的变化。京雄城际铁路每天50多趟,从北京西站50分钟直达新区,票价几十块,比在北京三环堵车划算多了。大兴机场快线半小时到机场,周边县城老百姓坐飞机都爱绕道来。教育医疗跟上节奏,北京四中分校用本部课本,协和医院专家每周坐诊,大病不用跑北京。2024年新区GDP达689.3亿元,增长67.3%,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产业贡献超三成。科大讯飞研发中心新技术落地,变现成真金白银。2025年一季度投资增长12.8%,拉动全省投资1.6个百分点,上半年投资增速13.5%,央企分支机构超300家。 基础设施硬骨头啃得扎实。地下综合管廊70公里,水电煤气网线全塞进去,以后修管道不刨路,省下200多亿维护费。全城5000多个5G基站,路灯监测空气,每栋楼每条管都有数字分身,问题电脑一点就找源头。这是全球首个从头搞数字孪生的城市。白洋淀从污水塘变清澈湖,295种鸟类回巢,森林覆盖率40%,出门几步就是公园。网上说空城?饭点商场看看,餐馆排长队,奶茶店叫号不停,85%商铺开门营业。2023年空街视频是疫情停工拍的,现在核心区日涌28万人,工地塔吊林立,写字楼灯火通明,早撕掉鬼城标签。 建设速度快得像快进键。纽约建百年,深圳渔村到都市用三十年,雄安八年完成三成,已是高效模式。体制优势发挥出来,集中力量办大事。规划里,北京地铁直通新区,国际合作区5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忙活,把中国技术卖全球。到2035年,森林覆盖率稳40%,碳排放降80%,新能源车太阳能板遍地。这样的底气,能拉北方经济多涨1.2个百分点,南北差距缩到1.5倍以内,老百姓在家门口找好工作,不用南下挤破头。 雄安像棵刚长壮的树,根扎深了,枝叶就茂盛。6700多亿没白花,高楼是其次,种下可持续根基才关键。早高峰车站年轻人拎电脑,白洋淀边老人散步,脸上那股子满足劲儿,说得清这投资值不值。国家大事落地生根,京津冀一家亲,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