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冬天起不来怎么办
为考研加油微博考试季
凌晨两点还在刷真题时,你说 “明天一定要早起复盘”;定了三个从 6:30 到 7:00 的闹钟,却在关掉最后一个时安慰自己 “今天起晚了,明天补回来”;看着研友朋友圈里 6 点的书桌照片,你攥着手机叹气 —— 明明知道时间不够用,可身体就是像粘在被窝里,怎么都起不来。
其实考研人 “起不来”,从来不是 “懒”,是身体在替疲惫发声。
试试把 “早起” 拆成 “踮脚就够到” 的小事:别一上来就逼自己 6 点起床,先比昨天提前 15 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把闹钟放在离床最远的地方,别让手指一伸就能按掉 —— 你需要的不是 “再睡一会儿” 的机会,是 “站起来就清醒” 的推力;睡前花 5 分钟写好 “早起清单”:比如 “先喝一杯温水”“翻开昨天没背完的专业课笔记”,当大脑知道 “起来要做什么”,就不会因为 “未知的疲惫” 赖床;如果实在困到睁不开眼,也别陷入负罪感 —— 可以把早上的计划挪到午休后,用 “完成一项任务” 的成就感,代替 “早起失败” 的自我否定。
你要知道,考研拼的从来不是 “谁起得更早”,而是 “谁能把时间用得更扎实”。那些在清晨书桌前刷题的日子很珍贵,但那些接纳自己偶尔起晚、却能立刻调整状态赶上进度的时刻,同样有力量。别让 “起不来” 成为你焦虑的起点,把它当成需要解决的 “小问题”—— 今天比昨天早起 10 分钟,明天比今天多背一个知识点,慢慢来,你走的每一步都在靠近上岸的方向。
现在,不妨先定一个明天的小目标:不用太早,比今天醒得早一点就好;不用太急,起来先做一件让你有成就感的小事就好。毕竟真正的坚持,从来不是和自己对抗,而是带着疲惫也愿意往前走 —— 你今天多克服的一次 “想赖床”,都是在给明天的录取通知书,多攒一分底[团圆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