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说的非常明确,大陆不要让连战、马英九、宋楚瑜、郑丽文等人忽悠了。他们只想两岸维持和平,从不谈统一,拖延时间,多赚点大陆钱。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陆领导人必须解决台湾回归问题,不能再拖了。 马英九的嘴脸最典型。前几年他跑到南京拜中山陵,和大陆学子合影,媒体镜头对着他,他就讲“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这话在大陆听着顺耳,就像是终于等来一个讲道理的台湾前领导人。 但等他回到台湾,绿营一追问,他立马后退三步,说自己始终坚持“不统不独不武”,根本没讲“终极统一”。 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更荒唐的是,他自己都不敢认你给他贴上的“统一派”标签。统一两个字,他怕得要命。 我们不妨看看马英九卸任后的动作。他的家族企业在大陆发展得风生水起,业务扩张、合作项目一项接一项。 可你什么时候听他说过,统一之后两岸人民的未来会更好?什么时候听他说,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是民族融合的开端?没有。 他只讲“和平”,不讲统一。只讲“交流”,不讲回归。他的和平,是他的饭票;他的交流,是他的生意。 他的人设,是“和平先生”,但他真正的定位,是“模糊先生”。 连战也不遑多让。十几年来,他以“和平使者”的身份频频访陆,所到之处鞠躬尽瘁、礼遇加身。 大陆方面给了他极大的尊重,甚至视其为岛内难得的“理性力量”。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连战何时在公开场合推动过统一?何时提出过哪怕一条实质性的统一路径?没有。 他反复讲“中华文化”、讲“和平发展”,但每次都小心翼翼避开“统一”两个字,仿佛一旦沾边,就会触碰什么禁区。 最讽刺的是,他们口中的“现状”,早就不是他们描绘的那个样子了。 民进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台独教材进校园,美国加码对台军售,岛内“去中国化”彻底制度化。 这样的“现状”,他们还在维护,还在说要珍惜。 这不是维护和平,是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是维护自己在岛内还能拿到选票、还能继续代表“中间选民”的假象。 说白了,他们是在帮民进党争取时间,也是在帮自己延续利益。 宋楚瑜、郑丽文这些人也一样。一个个在大陆讲得头头是道,一回台湾就装作从没说过那些话。 嘴上说理解大陆的立场,转身就说“统一不现实”“台湾人不接受”。 那你来大陆干什么?你代表谁?你又有什么资格讲“和平”? 他们从来不是为了推动统一才来大陆的,他们是来做“代言人”的,是用“和平”的壳包装自己的政治身份,用“交流”的名义打通经济后路。 郭正亮说得没错,这些人不是为了统一而来,是为了拖延时间、赚大陆的钱而来。 他们打着“和平”的幌子,把统一问题扔到一边,再把大陆“硬不起来”的幻想散播出去,美其名曰“为两岸争取喘息空间”,实则在帮自己争取续命机会。 他们要的是能在大陆继续做生意,在台湾还能活跃政坛。统一一旦成为现实,他们的身份就灰飞烟灭,他们的价值就被清零。 国民党的问题,根子就在这。他们不敢说统一,因为他们怕选票流失,怕和美国翻脸。 他们只想拖,一年拖过一年,选票拿了,生意做了,统一这事就继续往后放。 就算大陆再怎么着急,只要他们能稳住岛内局势,就还有回旋余地。可他们忘了,时间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的领导人面对的局势比今天艰难一百倍。 美国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国民党残余势力盘踞岛内,朝鲜战场上我们还在和联合国军正面交锋。 但那个年代的中央,从没动摇对台湾的立场。统一,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不是可以交易的利益选项。 那个年代的对台政策,不是“等”,是“干”。他们知道,拖下去,只会让敌人坐大,只会让错觉变成现实。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复杂的台湾,但道理没有变。越是有人想拖,就越不能让他们得逞。 统一不是靠感化来的,更不是靠给利益换来的。统一是靠实力、靠意志、靠历史的方向来实现的。 如果我们再被这些人用“和平”两个字绑架,那我们就真成了他们的提款机,成了他们的政治保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