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坐地起价,说明什么?说明美国大豆的重要性!单纯依靠巴西和阿根廷市场,是无

小奇科普档案 2025-10-25 14:50:55

巴西大豆坐地起价,说明什么?说明美国大豆的重要性!单纯依靠巴西和阿根廷市场,是无法改变中国大豆进口源的单一。 过去几年,我们的确试图通过扩大从巴西和阿根廷进口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表面上看是分散风险,实际上却陷入了另一个“新依赖”。这次巴西坐地起价,其实狠狠揭开了这个问题的盖子。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超过全球总贸易量的一半。为了保障国内油料供应和养殖业需求,我们的进口来源一直都很集中。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中国开始大幅削减对美国大豆的采购,转而扩展与南美的合作,尤其是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迅速成为“主力军”。 起初看着挺划算,量大价优,运输稳定,但问题也慢慢浮出水面。今年以来,巴西大豆价格持续上涨,背后可不仅仅是天气或者汇率这么简单。 关键点就是,巴西农户早就看准了中国市场对他们的依赖。他们知道我们不怎么买美国的了,那自然就敢提价。 甚至有分析认为,他们现在对中国的报价,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市场定价”,而是地地道道的“议价”,这背后本质上是一种市场博弈。 阿根廷也一样,不会傻到明知道自己是“替代品”,还不趁机争点利润。其实这和现实生活很像,买东西你只去一家店,那你还指望老板天天给你打折? 只有当你同时在三家店都买,店家之间才会相互竞争,谁都不敢乱涨价。这放在国际大豆市场上是一模一样的逻辑。 中国如果一味减少美豆进口,只从巴西和阿根廷采购,那就等于自动放弃了议价权。现在的局面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南美两国看准了我们不买美豆,就敢肆无忌惮地加价,完全不担心我们会转头。 当然,有人会说,不买美国大豆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这话没错,但问题是,经济规律不认政治脸色。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本来就是高度市场化的,单靠“感情”是换不来稳定供应的。 再说了,中美虽然在一些领域存在摩擦,但农业一直是两国合作的重点之一。美国农民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一直都在积极推动美国政府维持对中国的大豆出口。 从现实操作上看,中国也没有完全拒绝美国大豆,只是比例变少了而已。问题在于,一旦这个比例低到让南美觉得他们“独家代理”了,那就麻烦了。 前段时间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农业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其实也是个信号。两国在农业合作上都有强烈互补性,中国要需求,美国有产能,合作基础一直都在。 真正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买美国大豆,而是怎么用好这个“第三方”角色,让它成为我们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只要美豆在我们的采购名单上,南美就不敢太嚣张,这才是最基本的市场逻辑。 所以说,脱钩断链听起来很激进,操作上也许能短期见效,但长期来看,代价太高。全球化已经把产业链绑得死死的,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尤其是像大豆这种农产品,周期长、天气影响大、流通复杂,更需要多方合作来保障稳定。靠“单一供应”是走不通的,靠“情绪采购”更不现实。 只有让巴西、阿根廷和美国三方同时参与进来,才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价格结构,也才能真正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参考资料:巴西大豆坐地起价?中国买家集体停购:就等两个 “杀价” 时机! 2025-10-23 09:57·日照网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吾养吾浩然之气

吾养吾浩然之气

1
2025-10-25 19:14

所以,你准备支持美豆!你想买几斤?

猜你喜欢

小奇科普档案

小奇科普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