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光复史共赴统一途——论台湾光复节的深刻意义】 1945年10月25日

无语观潮 2025-10-25 17:17:59

【铭记光复史 共赴统一途——论台湾光复节的深刻意义】 1945年10月25日,台北公会堂内的受降仪式定格为永恒的历史瞬间,中国政府代表庄严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入中国版图,终结了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1946年,"台湾光复节"正式设立,这一节日绝非简单的历史纪念符号,更承载着关乎民族尊严、法理正义与国家统一的三重核心意义。 反法西斯胜利的重要注脚 台湾光复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见证,更是这一伟大胜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宝岛便沦为殖民统治的牺牲品,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深刻印记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黑暗中,台湾同胞从未屈服,从"乙未保台"之役到雾社起义,百余次武装抗争铸就了不屈的民族脊梁,约65万台胞为反抗殖民统治献出生命。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超过5万名台湾爱国志士跨越海峡,与大陆同胞并肩作战,用"欲救台湾,必先救祖国"的信念践行着民族大义。1945年,随着日本战败投降,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文件,台湾重回祖国怀抱,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坚持抗战14年的成果彰显,更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胜利的重要标志 。台湾光复节的设立,正是对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郑重铭记,对两岸同胞共同抗争历程的永久致敬。 法理主权的庄严宣示 台湾光复节以历史纪念日的形式,向世界清晰传递着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与事实双重定论。从历史维度看,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元以降的移民开垦史、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早已将宝岛与大陆紧密相连 。日本通过侵略战争窃取台湾的行径,本就不具备任何合法性,而1945年的光复则是对历史正义的彻底还原,使中国东南海疆防线重归完整 。 在法理层面,《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更重申此条件必将实施,这两份具有国际法效力的文件与《日本投降书》共同构成了确认台湾主权归属的完整法理链条 。台湾光复节的存在,正是对这些国际共识的坚定维护,有力驳斥了任何试图质疑台湾地位的荒谬言论,向世界宣示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的既定事实不容挑战。 统一大业的精神号角 在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当下,台湾光复节更成为凝聚统一力量、揭穿分裂行径的重要载体。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不仅取消光复节庆祝活动,更通过篡改历史教科书、美化殖民统治、推行"去中国化"等手段,试图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 。而每年由国民党及台湾民间团体自发举行的纪念活动,则彰显着两岸同胞对共同历史的坚守。 这一节日如同一面明镜,让两岸民众清晰辨识谁在捍卫历史真相、谁在背叛民族利益。它唤起了两岸共同的历史记忆,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如台湾光复致敬团1946年遥祭黄帝陵时所昭示的,台湾同胞"没有一天忘记祖国"。通过铭记光复历史,更多人得以认清"台独"势力的虚伪本质与危害,凝聚起"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强大共识,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从反法西斯胜利的历史见证,到法理主权的事实宣示,再到统一大业的精神引领,台湾光复节的意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铭记10月25日这一天,便是铭记民族的苦难与荣光,坚守国家的主权与尊严,更昭示着两岸同胞终将携手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的历史必然。

0 阅读:0
无语观潮

无语观潮

感谢大家的关注